第十章 --準備(一)
暑假過後, 新的一個學年開始了. 而可說是年終無休的辯論隊, 在開學時需要招募新人.
一向我們由於學校的學生數目本來就少, 加上很少有一些在中學辯論上曾有出色表現的人入讀(論中學辯論表現上, 我的全港比賽第四名已經是歷年來最好的好了), 因此在質方面是有缺憾的. 再加上在去年我們的戰績其實並沒有很大的進步, 要吸引同學加入一隊連戰連敗的隊伍實在不是一件易事. 因此不單是在質, 在量方面我們也需要面對很大的困難.
不過在我個人而言, 我需要的也不一定是本身已經很有實力的人, 只要肯努力, 實力是可以慢慢磨練回來的, 我個人對此深信不移, 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好例子, 我今後及過往的戰績從不是憑天才取回的, 雖然有時臨場的靈感會對我的發揮有幫助, 但沒有日常的努力的話, 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績. 現在的大專辯論界姑且不論, 在我那個時代四周都是高手, 只是憑演說能力或者膽量就可以獨當一面, 那在面對強隊時就只好行人止步.
與往常一樣, 在面試之後, 過關的就會成為臨時隊員. 他們需要經過訓練班及模擬辯論賽, 最後才可以成為辯論隊的正式隊員.
到最後, 十多個臨時隊員中, 留下的只得六個人, 一年之後他們更有兩個退出, 只留下四個.
只留下六個人的原因, 一方面你可以說本身對辯論有熱誠的人本來就不多, 面對每星期規定的練習, 不想付出的有很多. 但另一方面訓練班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不足也是一個原因. 其實在面試時, 已經知道有很多面試者其實只是當辯論隊是一個學習演講的地方, 他們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出賽, 而是因為想學東西. 但今年我們訓練班交由教練主持, 著重於理論上面的傳授, 真正給他們實戰訓練就打算留在模擬辯論賽時而不在去年在訓練班也有很多要親身嘗試的環節. 因此大部份人都等不到實戰訓練, 就認為學不到東西而退出了.
然而, 正如我之前已經說過的, 兵不在多, 某隊辯論隊只有十個人, 仍然在大專辯論界經常有好成績, 重要的不是人數上的問題.
在六個新人之中, 要在當中找出代表的不得不提在之後一年擔任隊中主力的馬志勤. 在入隊時其實他表現並不是太突出, 在第一場模擬辯論賽時他的表現據他自己所形容的更是「血肉模糊」. 但論勤力和本身在思考上的能力, 即使是入隊不久, 卻已經顯露出來. 而事實上之後他的表現也是愈來愈好的.
和往年備戰大專盃的情況, 有些相同, 有些不同. 在相同的地方是我們會有多場的友誼賽作為熱身, 訓練新舊隊員的狀態, 而不同的是今年除了 98 年 1 月至 3 月的大專盃之外, 在 97 年的 11 月至 98年 1 月有另一個比賽可以參加, 那是由學協主辦的「大專玫瑰園辯論賽」.
由於很多學校根本就不知有這一個比賽(這不能不說是學協方面宣傳上比較失策), 所以沒有報名參加. 到最後就只有我們嶺南學院, 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派隊參加. 而為增加參賽隊數及比賽賽制一隊只需要四個隊員, 因此我們決定把隊員分成兩隊報名參賽(報名時一隊只可以註冊四位辯員及一名後備, 一經註冊以後只可以使用這幾位辯員, 不可找其他人頂替).
陳傳德行動快速, 一開始決定派隊參賽就已經找到了主力隊員鍾慧恆及黃嘉龍, 擔任第二副辯及結辯, 他自己打第一副辯的位置, 而主辯就從一年級新人中找到當時表現最突出的施筱穎擔任. 施筱穎來自嘉智中學. 而嘉智中學曾經多次在全港中學校際辯論比賽掄元. 而陳傳德最後可能認為有四個就夠了, 因此沒有再找其他人擔任後備, 只是把自己女朋友的名字寫了上去就算了.
至於我就在餘下的隊員中挑選隊員了. 結果我找到了孔怡心擔任主辯, 她在去年大專盃一直都是擔任主辯的位置. 第一副辯是柴文瀚, 雖然沒有大專盃的參賽經驗, 但反應相當快, 由於大專玫瑰園賽制是採用自由辯論的形式, 因此他的存在就顯得相當重要. 至於第二副辯就是我自己, 結辯就由朱承忠擔任, 雖然他也未有大專盃的參賽經驗, 但風格風趣幽默, 在隊中也算是第一線的隊員. 而最後做後備的是一年級新人司徒茵.
但在參加這個比賽前, 我們也準備了多場熱身賽. 首先是和香港大學之間的友誼賽.
每年學校的周會中, 總有一次會留給辯論隊攪比賽的. 過往辯論隊都是辦師生辯論賽, 但一方面要找教職員出來「拋頭露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加上比賽的水平不高, 對提升辯論隊在同學心中的印象這個目標不單沒有達到, 反而令他們對辯論隊的印象更差. 因此我在這一年的周會中決定邀請大專院校的辯論隊進行友誼賽, 而最後香港大學辯論隊接受邀請和我們比賽.
在這場比賽中, 香港大學派出的都是一年級的新人, 這倒不是因為他們看不起我們, 而是因為他們在去年取得大專盃的冠軍後, 除了姚啟文之外, 所有的主力隊員全部畢業, 因此只能好好訓練新隊員了. 而相反我們為了在同學面前贏這場比賽, 派出了陳傳德, 鍾慧恆, 我, 及黃嘉龍這個陣容, 在我們來說已經近乎是排出最強陣容, 不過比賽雖然我們是佔了一定的優勢, 卻並不是壓倒性的, 最後只以 2:1 小勝. 而且更加被一些同學認為我們之所以贏只不過是因為評判都是嶺南的教授.
不知道他們是無法接受嶺南學生可以贏港大的學生, 還是無法接受嶺南辯論隊在一年內竟然可以進步到那個地步. 不錯, 在那個時候, 嶺南辯論隊如果排出最強的陣容, 論實力已經是和中大港大同級的了, 一方面這是由於在隊員人數不多, 反而令大家都有比較多的機會參加比賽, 吸收經驗及密集地訓練, 因此進步很快, 二來在這學年開始後, 在比賽時我們準備的方法也漸漸轉變, 令我們每經一場比賽, 實力就提升了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