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獻探討
 首頁
 個人檔案
 松高行事曆
 佈告欄
 學術藝文
 意見箱
  • 第二章   文 獻 探 討
  • 第一節  態度形成與改變的理論
  • 壹、態度的定義
  •     態度的研究向來是社會心理學中重要的一環,但對態
  • 度的定義卻是各家不一,有的強調態度的行為取向,如
  • Doob ( 1967 )將態度定義為: 「個體內在的、具有驅
  • 力強度的反應,此反應乃針對特定刺激組型,會影響後來
  • 的外顯反應」; 或如 LaPiere ( 1967 )更直接定義態
  • 度為:「對某種特定社會情境或社會刺激的制約化的行為
  • 組型或反應傾向」。有的同時強調態度的認知與行為層次
  • , 如 Allport ( 1967 )認為:「態度是經由經驗所組
  • 織成的心理與神經的準備狀態,對於個體在所有事物及其
  • 相關情境的反應有直接的或有力的影響」。但是更多的學
  • 者專家認為,態度同時包含有認知、情感、行為三個成份
  • (張春興,民 77;郭生玉,民 74;Antonak & Livneh,
  • 1988;  Horne, 1985;  Triandis,  Adamopoulos  &
  • Brinberg,1984 ),如 Lombana ( 1992 )便主張:「
  • 態度乃是針對某一事物正向或負向的情感反應,此反應伴
  • 隨著特定的信念,並驅使個體對該事物有特定的行為反應
  • 」。Horne ( 1985 )認為態度的情感因素指的是個人對
  • 於態度對象一種喜歡或是不喜歡的感覺,認知因素指的是
  • 個人對於態度對象的了解或是信念,例如對於殘障者的刻
  • 板化印象即是,行為因素指的是個人對於態度對象的行為
  • 或是行為傾向。
  •     本研究係針對國中生對於殘障者態度的認知、情感和
  • 行為的三個層次加以探討。
  • 貳、態度形成與改變的理論
  •     態度形成與改變的理論主要有下列四種:
  • 一、訊息處理理論( 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 )
  •     此理論強調溝通說服對態度改變的重要性,而將整個
  • 態度的形成分析為:來源( source )、訊息( message
  • )、 手段( channel )、接收者( receiver )和目的
  • ( destination )等五個部份, 態度的改變也分成注意
  • ( attention )、 理解( comprehension )、 順從(
  • yielding )、維持( retention )和行動( action )
  • 五個部份;這個理論的實證研究認為:在相反立場時,直
  • 接經驗所形成的態度比間接經驗所形成的態度更能抗拒說
  • 服;但在立場相同時,前者比後者更易接受說服(吳正桓
  • ,民 78 )。訊息處理理論在應用方面,仍然必須考慮個
  • 體人格、 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等各方面的影響(  Watts,
  • 1984 )。
  • 二、行為理論(behavioral theory)
  •     行為理論秉持著行為學派的學習理論,認為態度乃是
  • 對社會刺激的反應( Horne,1985;Kiesler,Collins &
  • Miller,1969 )。 態度的改變要包含幾個因素:參與溝
  • 通、了解溝通內容、接受所獲得的訊息、保留新的看法、
  • 根據新的看法來行動(  Horne, 1985  )。 Kiesler、
  • Collins 和 Miller ( 1969 )指出行為理論基於三個因
  • 素, 其學說較受到限制:( 1 )其對態度的定義較其他
  • 理論狹隘; ( 2 )其研究實驗較其他理論更具計畫性,
  • 更脫離真實生活情境; ( 3 )其理論驗證的實驗相當不
  • 成功。
  • 三、功能理論(functional theory)
  •     此理論著重於態度所能提供的功能,態度的改變取決
  • 於個人的特性和個人所獲得的有關態度對象的訊息,及二
  • 者之間的關係( Triandis,1971 )。態度有四種功能:
  • ( 1 )工具性的、適應或功利的功能, 指個體對於能滿
  • 足其需求的事物會產生正向的態度; ( 2 )自我防衛的
  • 功能,指個體在面對真實自我或真實外在世界時,態度會
  • 有自我保護的功能; ( 3 )認知的功能,態度幫助個體
  • 簡化及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提供有意義的認知組織;(
  • 4 )價值表達的功能,指個體所表達的態度與其價值觀和
  • 自我概念相符合時,他能從態度的表達中得到心理滿足(
  • Horne,1985;Watts,1984 )。
  •     此理論最受抨擊的是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持。而且這個
  • 理論認為要改變態度之前,首先要知道所要改變的態度是
  • 屬於哪一種,這在實際上是有困難的。而在改變對殘障者
  • 的態度方面,有些人對殘障者的偏見是因自我防衛的需求
  • 而起,因為自我防衛的態度和事實並無一定的關連,故更
  • 難加以改變(Watts,1984)。
  • 四、一致性理論(consistency theory)
  •     此理論認為人們會致力於維持他們的信念、態度和行
  • 為間的一致,維持一致的驅力成為一種動機性因素,使得
  • 不一致出現時,人們會做某些改變以重新獲得一致(
  • Watts,1984)。
  •     在一致性理論中,最著名的是認知失調理論( cogn-
  • 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認知失調理論的主要論點
  • 是:當個體同時有兩種不一致認知時,即產生認知失調。
  • 產生失調的來源有四:( 1 )邏輯性失調, 指兩種認知
  • 在邏輯上不一致; ( 2 )文化習俗,指個體明白自己的
  • 行為與文化習俗不合;( 3 )特定意見( specific op-
  • inion )與全面意見( general opinion  )的不一致;
  • ( 4 )過去經驗, 指現在發生的事和過去經驗不一致。
  • 當不一致發生時, 個體可能會:( 1 )增加或改變認知
  • 以降低不一致或達成一致; ( 2 )避免會增加不一致的
  • 資訊或情境( Horne,1985 )。
  •     雖然態度形成與改變的理論發展已久,但少有對殘障
  • 者態度改變的方案設計完全是基於某種理論,多數是利用
  • 各理論所提出的一些原則作為上課原則。本研究的實驗課
  • 程設計所運用的原則是: ( 1 )利用分組方式和活動方
  • 式讓學生注意、參與課程; ( 2 )以淺顯、生活化的資
  • 訊讓學生了解殘障者; ( 3 )增加對殘障者新的認知和
  • 正確的認知,以引發其認知失調。本研究使用訪談方式了
  • 解對殘障者態度形成與改變的影響因素,亦是驗證理論方
  • 式之一。
  • 第二節  態度的測量
  •     態度測量的目的是要將個體行為的觀察,轉換為代表
  • 行為背後的態度之指數( Antonak & Livneh,1988 )。
  •     Antonak  & Livneh ( 1988 )將態度測量分成直接
  • 測量和間接測量,間接測量是指受測者並不知道自己正在
  • 接受測量的方式,間接測量的方法有行為觀察、投射技術
  • 、偽裝技術和生理測量技術等,直接測量指的是受測者知
  • 道自己正在接受態度測量的實驗,直接測量的方法有:意
  • 見調查( opinion surveys )、 訪談( interviews )
  • 、 等級評定( rankings )、 Q 方法( Q-methodology
  • )、 社會計量(  sociometrics  )、 形容詞檢核表(
  • adjective    checklists     )、    配對比較量表(
  • paired-comparison   scales   )、   語意區分量表(
  • 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s )、 概率評定量表(
  • probabilistic rating scales )、決定性的評定量表(
  • deterministic rating scales )。Horne ( 1985 )則
  • 將測量態度的方法分成:態度量表、評定等級量表、Q 技
  • 術、配對比較量表、語意區分量表、形容詞檢核量表、社
  • 會計量法、訪談、行為觀察、投射技術、回歸主流問卷、
  • 生理測量技術等。茲就在對殘障者態度測量中經常被使用
  • 到的幾種測量方法進行討論。
  • 壹、戈特曼式量表( Guttman scale )
  •     戈特曼式量表因為編製困難,比較少用而不普遍(王
  • 文科,民 82;Antonak & Livneh,1988 ),但是運用戈
  • 特曼式量表理念編製的社會距離量表( social distance
  • scale )和社會容忍量表( social tolerance scale )
  • ,卻常被用以測量對殘障者的態度。
  •     社會距離量表是 Bogardus ( 1925,引自 Dawes ,
  • 1984 )採用戈特曼式量表的觀念所編製, 其基本理念是
  • 個體對某一特定團體所持的偏見愈大,他與這個團體所保
  • 持的社會距離愈大。 後來由  Tringo (  1970 , 引自
  • Horne,   1985    )修訂為對殘障者的社會距離量表。
  • Westervelt  和 McKinney ( 1980 )亦自行設計社會距
  • 離問卷( social distance questionnaire ), 測量一
  • 般兒童對於肢體障礙兒童的態度。社會容忍量表是 Yama-
  • moto  和  Dizney (  1967,引自 Antonak & Livneh ,
  • 1988 )所編製的,用以測量一般人對於心理疾病患者的看
  • 法。
  • 貳、語意區分量表( 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
  •     語意區分量表是將所要測量的主題置於量表上端,其
  • 下列出一系列的量尺,量尺兩端是對立的成對形容詞,量
  • 尺可能被分成三點至九點,受測者依其對主題感覺強度作
  • 答。語意區分量表的量尺可以分成三個向度:評量(
  • evaluation ), 如:好 -- 壞; 效能( potency ),
  • 如:強 -- 弱;行動( activity ),如:快 -- 慢。語
  • 意區分量表的優點是易於使用、易於作答,缺點是受測者
  • 容易因應社會需求而偽答、或作答時有集中傾向和慷慨誤
  • 差(王文科,民 82;Antonak & Livneh,1988;Dawes,
  • 1984;Horne,1985 )
  •     Hersh、Carlson 和 Lossino ( 1977 )曾以十九題
  • 的語意區分量表來測量一群成人對智障者和一般人的期望
  • 。另外一個研究則以語意區分量表的方式,測量一般兒童
  • 對於肢體障礙兒童的態度( Rapier, Adelson,Carey &
  • Croke,1972 )。
  • 參、李克特式量表( Likert scale )
  •     Dawes ( 1984 )將語意區分量表和李克特式量表都
  • 稱為評定量表( rating scales ), 他認為評定量表是
  • 社會和教育心理學領域中最常使用的,尤其是有關態度的
  • 測量經常使用評定量表,而許多研究態度改變的研究,其
  • 所定義的態度改變往往指的是評定量表行為的改變。
  •     李克特式量表的內容是與測量主題有關的陳述句,受
  • 測者表達他對每一個句子陳述內容的贊同程度,贊同程度
  • 的量尺由兩點至七點不等,由研究者自行決定,通常是以
  • 預計受測母群的特性來考慮,例如,對於年幼兒童而言,
  • 多於兩點或三點的量表,可能會造成混淆,但對成人來說
  • ,使用七點量表是可行的,而研究者亦可收集到比較精密
  • 的資料( Horne,1985 )。 由於李克特式量表的編製較
  • 為方便,所耗時間較少,從事意見或態度調查研究者,較
  • 喜歡此類量表,所以這種量表是當前意見或態度調查中,
  • 最常使用的一種樣式(王文科,民 82 )。
  •     由 Yuker  和同事所編定的「對殘障者的態度量表」
  • ( Attitude  Toward Disabled  Person  Scale, 簡稱
  • ATDP ), 廣為許多研究所採用( Byrd & Rhoden,1981
  • ;  Lazar,Gensley & Russel,1971;Leyser & Abrams
  • , 1983; Wilson & Alcorn,1969 ),便是採用李克特
  • 式的量表編製方式,國內的研究者在針對各類殘障者進行
  • 研究,所編製或修訂的態度量表亦多採用李克特式量表的
  • 編製方式(吳武典、梁能,民 67; 陳皎眉、杜富漢,民
  • 73,吳麗君,民 76; 李真賢、邱英秋、蔡美良、梁鈞洗
  • 、林思雄,民 77;林素美,民 77;黃瑞珍、許秀英,民
  • 81 ; 邱佩瑩,民 83 ),可見在態度量表的編製上,此
  • 量表編製方式廣為研究者所信賴。
  • 肆、社會計量法( sociometry )
  •     社會計量法是評量團體中,個人社會地位與團體結構
  • 的一種技術(吳武典,民 67 )。在態度的測量上使用社
  • 會計量法,可以測量出態度的行為層次,因為這個測量法
  • 本身就是要受測者就他們對態度對象所採取的行為或行為
  • 傾向來回答( Antonak & Livneh,1988 )。設計社會計
  • 量法的題目時,要注意題目必須讓受測者認為他所作的決
  • 定對他的現實生活會有所影響,否則只能測出態度的情感
  • 層次,而不能測出行為傾向( Macmillan & Morrison,
  • 1984 ),如:要問「你希望誰的座位在你旁邊?」,而
  • 不是「你最喜歡誰?」。在班級中使用社會計量法可以看
  • 出誰是班上的明星( star )、 孤獨者( isolate )、
  • 受忽視者( neglectee )、 被拒絕者( rejectee ),
  • 根據測量結果所畫出的社會圖( sociogram ), 可以看
  • 出班級的內在社會結構。
  •     社會計量法有易於實施、計分的優點,因此在回歸主
  • 流的情況下,常被用來測量殘障學生在班級中的人際關係
  • (吳麗君,民 76;邱佩瑩,民 83 )。 但是在比較同班
  • 級殘障學生與非殘障學生的社交地位,或是僅在解釋殘障
  • 學生的社交地位,將其結果歸因為殘障因素時要非常小心
  • ( Macmillan & Morrison,1984 )。
  • 伍、訪談( interview )
  •     訪談可分為結構式訪談( structured interview )
  • 、 無結構式訪談( unstructred interview )、半結構
  • 式訪談(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三種。 結構式
  • 訪談是由訪談者根據訪談計畫向受訪者詢問相同的問題,
  • 其回答只有是 -- 否、同意 -- 不同意等,對於訪談的程
  • 序嚴格要求標準化與正式化;無結構式訪談很少限制受訪
  • 者的回答,有時候鼓勵受訪者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
  • 對於收集到的資料難以比較;但在教育研究中,鑑於結構
  • 性問題無法深入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因而有採用半結構
  • 式訪談的趨勢,訪談者以開放性問題收集更完整的資料。
  • 訪談法的優點為;容易取得完整資料、易深入了解問題的
  • 核心、可評鑑答案的真實性、可以掌握問題的次序等。但
  • 是也有一些限制,如:訪談者的主觀因素、缺乏標準化、
  • 費時等(王文科,民 82 )。
  •     本研究在了解對殘障者的態度上,在自編態度量表方
  • 面,採用最廣為使用的李克特式量表;另外使用社會計量
  • 法了解殘障者在班級中的社交地位;使用半結構式訪談方
  • 式深入了解影響態度形成與改變的一些因素。
  • 第三節   改變對殘障者態度的相關研究
  •          和方案設計
  • 壹、改變對殘障者態度的相關研究
  •     自從殘障者回歸主流的理念興起,許多研究者對於殘
  • 障者適應社會生活的相關問題感到興趣,其中包括對殘障
  • 者自我概念和社會生活適應都有影響的一般人對殘障者的
  • 態度研究,尤其是如何改變一般人對於殘障者的消極態度
  • ,以下將探討對於改變殘障者態度的相關研究。
  •     Lazar、 Gesley 和 Orpet ( 1971 )以 44 位八歲
  • 資優兒為研究對象,將這些兒童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實
  • 驗組接受四週的實驗方案,在實施實驗方案之前與之後,
  • 兩組兒童都接受 ATDP 的測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和控制組
  • 有顯著差異。
  •     Rapier、 Adelson、 Carey 和 Croke ( 1972 )以
  • 152 位小學三、四、 五年級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比較
  • 25 位生理殘障學生回歸到這些學生的班級之前, 和回歸
  • 一年之後,受試學生對生理殘障學生的態度,此研究採用
  • 語意區分量表作為研究測量的工具。 結果顯示:( 1 )
  • 在殘障學生整合於普通班級,非殘障學生對殘障學生的態
  • 度有正向的改變。 ( 2 )在整合之前,男女生態度的差
  • 異,在整合之後消失了。 ( 3 )整合之後,不同年級間
  • 對殘障者態度的差異增大,年長兒童對於殘障學生有較為
  • 實際的態度。研究者並認為與生理殘障者的良好的互動經
  • 驗,會使一般兒童對殘障者有較為正向和實際的態度。
  •     Hersh、Carlson和Lossino(1977)以20位正接受社
  • 工專業訓練的學生為受試對象,這些學生都接受介紹殘障
  • 者的課程,實驗控制是實驗組的學生要與有智障者的家庭
  • ,有一天的互動經驗。在課程的開始與結束的時候,所有
  • 的學生都要做偏好評定和語意區分量表。結果顯示:實驗
  • 組的學生在實驗之後,對智障者的偏好有顯著改進,而有
  • 實驗經驗的學生對智障者的看法,也比沒有實驗經驗的學
  • 生有顯著改變。
  •     Donaldson和Martinson(1977)以120位修心理學課
  • 程的學生為受試者,將其分為四個組,一組為控制組,另
  • 外三組實驗組分別透過不同方式,觀看生理殘障者和一般
  • 人的五十分鐘討論,這三種方式分別是:現場觀看、看錄
  • 影帶、聽錄音帶,然後以ATDP作為測量工具。結果顯示:
  • 現場觀看和看錄影帶兩組在態度測量的分數顯著較低,亦
  • 即是有較佳態度,但是男女生沒有顯著差異。
  •     Wilson和Alcorn(1969)以80位修特殊兒童心理學的
  • 學生為對象,將其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要求實驗組學生
  • 連續模擬一種殘障情況八小時,以了解模擬經驗對殘障者
  • 態度的影響,該研究以ATDP做為前後測態度測量工具。結
  • 果顯示:實驗組與控制組的態度並無顯著不同。
  •     Westervelt和McKinney(1980)以46位四年級學生為
  • 研究對象,將他們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控制為觀賞
  • 有關坐輪椅的肢體障礙者的影片,以了解影片觀賞影響他
  • 們對殘障者態度改變的程度。研究工具為社會距離問卷和
  • 活動偏好問卷( activity preference scale )。 結果
  • 顯示:實驗組學生對坐輪椅的兒童接受程度高於控制組學
  • 生,但是對於使用拐杖兒童的接受程度則兩組沒有顯著差
  • 別;實驗組女生認為自己與殘障兒童在體育活動偏好的相
  • 似程度增加。
  •     Jones、Sowell、Jones和Butler(1981)以74位七至
  • 九歲兒童為研究對象了解一個五小時的實驗課程影響他們
  • 對殘障兒童知覺的程度,該研究以一個適應量表為研究工
  • 具,內容包含二十個對生理缺陷殘障者的正向、負向或中
  • 性描述,讓受試者判斷何者最足以代表殘障者。結果顯示
  • :兒童對於殘障者的知覺有正向的顯著改變,而且女生的
  • 改變多於男生,但是不同社經地位兒童的改變沒有顯著的
  • 差異。
  •     Ibrahim和Herr(1982)以50位自願參與研究的大學
  • 生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三組,分別是控制組、接受角色
  • 扮演經驗的實驗組、接受影片、幻燈片和閱讀資料的實驗
  • 組,以了解不同教育模式改變對殘障者態度的程度。該研
  • 究以  ATDP   和殘障者形容詞態度量表(   Disability
  • Adjective Attitude Scale,簡稱 DAAS )為研究工具,
  • 三組除了前測、後測,並在六週後再接受一次測驗,以了
  • 解實驗的持續效果。結果顯示:實驗組對殘障者的態度有
  • 顯著的正向改變,尤其是接受角色扮演經驗的實驗組改變
  • 最大。
  •     Leyser 和 Abrams ( 1983 )以 289 位大學二、三
  • 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他們的師資專業訓練影響他們
  • 對殘障者態度的程度。該研究將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是
  • 主修小學教育,將來要作為回歸主流計畫的老師,第二組
  • 是主修小學教育,將來要作為一般老師,第三組是主修特
  • 殊教育,該研究以 ATDP 為研究工具。結果顯示:主修特
  • 殊教育的學生對殘障者的接納態度,顯著高於主修小學教
  • 育、將來要作為一般老師的學生。
  •     Fiedler  和 Simpson ( 1987 )以 90 位十一年級
  • 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兩種實驗課程影響他們對殘障者
  • 態度的程度。該研究將學生分成三組,一組是控制組,一
  • 組接受分類的課程( categorical curriculum ),一組
  • 接受不分類的課程( noncategorical  curriculum ),
  • 該研究以對殘障人士的態度量表( The Attitude Toward
  • Handicapped Individuals Scale, 簡稱 ATHI )和 St.
  • Joseph  課程本位態度量表(  St.Joseph  Curriculum-
  • Based Attitude Scale, 簡稱 STJCBAS )為研究工具。
  • 結果顯示:兩種實驗課程都顯著改進學生對殘障者的態度
  • ,其中又以接受分類課程的組別,態度改進較大;在前測
  • 分數中,女生對殘障者的態度顯著優於男生,但是在實驗
  • 效果上,男女生沒有顯著差異。
  •     Eichinger、Rizzo 和 Sirotnik ( 1991 )以 102
  • 位 21 至 53 歲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實驗課程影響
  • 他們對殘障者態度的程度,該研究以 ATDP 為研究工具,
  • 對實驗組和控制組施以前後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
  • 生態度的改進顯著優於控制組學生,而在實驗課程所用的
  • 方法上, 接觸(  contact  )的影響力顯著大於資料(
  • information )和說服性的訊息( persuasive messages
  • )。
  •     國內方面的相關研究如下:
  •     林素美(民76)以國小三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為對象,
  • 研究實驗教學影響他們改變對肢體殘障同學的情形,該研
  • 究以研究者自編的「國小學生對肢體殘障同學的態度量表
  • 」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顯示:經由態度改變教學後,三
  • 年級學生對肢體殘障學生的看法顯著優於六年級學生;經
  • 由態度改變教學後,實驗組學生對肢體殘障學生的知識顯
  • 著優於控制組學生;實驗組學生經由態度改變教學後,改
  • 進了對肢體殘障同學的態度。
  •     林坤燦、洪麗遠(民81)以國小三、四、五、六年級
  • 學生為對象,研究「認識智能不足」教導方案影響學生接
  • 納智能不足兒童的程度。該研究以研究者自編的「國小學
  • 生對智能不足兒童態度及行動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結
  • 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接納態度顯著高於控制組學生;教
  • 導方案對中年級學生的實驗效果較佳,對高年級的實驗效
  • 果不明顯;男女生的實驗效果都趨向積極。
  •     由以上的相關研究可以發現,改變對殘障者接納態度
  • 的研究對象包含各種身分的人,如小學生、中學生、大學
  • 生和培訓中的專業人員。因為殘障者回歸主流社會後,所
  • 要相處的就是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只是要實施實驗課程去
  • 改變一般人對殘障者的態度較為困難,而在校園中比較容
  • 易實施,因此大部分的研究對象都是學生。上述研究所要
  • 改變的態度對象較多偏重於生理上的殘障,其次是智障,
  • 和本研究的態度對象相同;而其實驗設計大多根據實驗課
  • 程,將受試者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以前測了解兩組的基
  • 本條件,以後測測知實驗的結果,本研究亦是採取相同的
  • 實驗設計方式。
  •     分析上述研究結果,發現雖然大多數研究顯著改變了
  • 研究對象對殘障者的態度,也有少數研究未達顯著,因此
  • 實驗課程的設計顯得更為重要。本文稍後將分析各個研究
  • 的實驗課程,以了解造成其研究結果的原因,以作為本研
  • 究實驗課程設計的參考。其次,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雖然
  • 部份研究未指出男女生的實驗效果是否有顯著差異,但是
  • 少數有性別差異的研究,都認為女生的實驗效果優於男生
  • 。本研究亦將針對此點加以驗證。
  • 貳、改變對殘障者接納態度的方案設計
  •     首先分析上述研究中所提出的改變對殘障者態度的實
  • 驗課程如表2-1:
  •     由表 2-1 的研究可以歸納出幾個要點:
  • 一、所有運用到與殘障者面對面接觸方法的研究,其實驗
  •     效果都達到顯著水準。
  • 二、有五個研究採用模擬或是角色扮演殘障者的技術,但
  •     是其中一個只有運用模擬技術、而未伴隨其他方法的
  •     研究沒有顯著效果。是否模擬技術需配合討論、分享
  •     等方式,才具有改變態度的效果,值得進一步探討。
  • 三、有五個研究使用觀看影片等方法,其研究皆達顯著效
  •     果,因此影片觀賞可能為一有效方法;但若伴隨討論
  •     技術,其效果更佳。
  •     Donaldson(1980)分析二十餘篇改變對殘障者態度
  • 的研究,認為改變態度的技術可分成幾類:
  • 一、與殘障者直接或間接的接觸。
  • 二、有關殘障者的資料。
  • 三、說服性的訊息( persuasive messages )。
  • 表2-1   改變對殘障者接納態度的實驗課程相關研究之分析
  • ────────────────────────────────── 研究者                     研究對象   態度對象        研究結果       課  程  設  計
  • ──────────────────────────────────
  • Wilson & Alcorn            大學生     視障、聽障      無顯著效果     要求學生在一週內自行
  • (1969)                                肢障                           模擬殘障八小時,並寫
  •                                                                      下經驗和感受。
  • Lazar,et al.               8歲資優生  各類殘障        顯著差異       研讀殘障名人故事、請
  • (1971)                                                               殘障者和特教老師來座
  •                                                                      談、學手語。
  • Donaldson & Martinson      大學生     腦性麻痺        現場觀看和     透過不同方式看殘障者
  • (1977)                                視障、肢障      看錄影帶有     和一般人討論他們對殘
  •                                                       顯著效果、     障的看法,以及他們所
  •                                                       聽錄音帶則     感受到的一般人對殘障
  •                                                       無             者的態度、他們的社交
  •                                                                      生活、職業目標 。
  • Westervelt & McKinney      四年級     肢障            對坐輪椅者     看影片,內容是坐輪椅
  • (1980)                                                有顯著效果     的殘障兒童和一般兒童
  •                                                       對使用拐杖     一起上體育課的情形。
  •                                                       者則無
  • Jones,et al.               7-9歲      生理障礙        顯著效果       問與答、教導手語、和
  • (1981)                                                               殘障者面談、觀察、模
  •                                                                      擬、看影片、寫下經驗
  •                                                                      、討論。
  • Ibrahim & Herr             大學生     語障、聽礙      顯著效果       角色扮演實驗組:五個
  • (1982)                                                               小時的角色扮演殘障者
  •                                                                      ,並對團體描述經驗。
  •                                                                      資料實驗組:看影片、
  •                                                                      幻燈片、閱讀,討論殘
  •                                                                      障者所面臨的偏見與困
  •                                                                      難。
  • Fiedler & Simpson          十一年級   各類殘障        顯著效果       分類課程:討論、模擬
  • (1987)                                                               各類殘障。
  •                                                                      不分類課程:強調個別
  •                                                                      差異、標籤的效果、殘
  •                                                                      障者的功能、整合與接
  •                                                                      納殘障者等。
  • Eichinger,et al.           大學生     各類殘障        顯著效果       資料提供--包括閱讀、
  • (1991)                                                               演講、討論;接觸--包
  •                                                                      括拜訪、請殘障者來座
  •                                                                      談;說服性的訊息--包
  •                                                                      括媒體、讀報告、演講
  •                                                                      等。其中以接觸的影響
  •                                                                      性較大。
  • 林素美 (民76)               國小學生   肢體障礙        顯著效果      討論、角色扮演、模仿
  •                                                                      、閱讀、發表、講故事
  •                                                                      、問題解決。
  • 林坤燦、洪麗遠(民81)      國小學生   智能不足        顯著效果      讓實驗組學生與啟智班
  •                                                                      學生一起讀書、工作、
  •                                                                      遊戲,看影片、認識智
  •                                                                      能不足課程、有獎徵答
  •                                                                      。
  • ──────────────────────────────────
  • 四、偏見的動力分析(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     prejudice )。
  • 五、模擬殘障。
  • 六、團體討論。
  •     其中結構性的接觸經驗使一般人對殘障者的態度有正
  • 向改變,而非結構性的接觸可能導致正向或負向的態度改
  • 變;所接觸的殘障者最好和非殘障的研究對象,在年齡、
  • 社交、教育或職業上,有相近的地位;模擬殘障者不能像
  • 在玩遊戲,要使模擬殘障者的人真實感受到處在陌生的非
  • 殘障團體中,非殘障者對他的看法,和挫折的經驗;運用
  • 團體討論技術時要非常小心,因為討論也可能加強對殘障
  • 者原有的看法。
  •     Kilburn ( 1984 )亦認為殘障者本身的見證,以及
  • 殘障者、非殘障者結構性的互動是消除負向態度的重要因素。
  •     本研究參考上述文獻資料所設計的改變對殘障者態度
  • 實驗課程,運用的技術有:
  •     1. 與殘障者面對面直接接觸, 讓學生與地位較相近
  • 的殘障者有溝通的機會。
  •     2. 影片觀賞, 讓學生觀看介紹成功殘障者的錄影帶。
  •     3. 團體討論,讓學生討論如何和殘障者相處。
  •     4. 模擬殘障者,讓學生做角色扮演。
  •     5. 提供資料, 讓學生對殘障者的特徵、成因和日常
  •        生活所遭遇的困難有所了解。
[首頁] [個人檔案] [松高行事曆] [佈告欄] [學術藝文] [意見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