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 三 章 研究方法
-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本實驗研究設計及流程如下:
- 自 共 自 依
- 變 變 變 變
- 項 項 項 項
- │ │ │ │
- │ │ ﹀ │
- │ │ ┌─┐ ﹀
- ﹀ ﹀ │高│ ┌─┐
- │接│ │接│ ┌─┐ ┌─┐
- ┌──┐ ┌─┐ ┌─┐ │納│ ┌─┐ │受│ │量│ │訪│
- │﹁ │ ┌─┤實├─┤量├─┤組├─┤訪├──┤實├─┤表│─┤ │
- │認 │ │ │驗│ │表│ └─┘ │ │ │驗│ │後│ │ │
- │識接│ │ │組│ │前│ ┌─┐ │ │ │課│ │測│ │談│
- │特納│ │ └─┘ │測├─┤低├─┤談│ │程│ └─┘ └─┘
- │殊特│ │ └─┘ │接│ └─┘ └─┘
- │兒殊│ │ │納│
- │童兒│ │ │組│
- │﹂童│ │ └─┘
- │課效│─┤
- │程果│ │
- │對之│ │ ┌─┐ ┌─┐
- │國相│ │ │高│ │不│
- │中關│ │ │接│ │接│ ┌─┐ ┌─┐
- │生變│ │ ┌─┐ ┌─┐ │納│ ┌─┐ │受│ │量│ │訪│
- │ 項 │ └─┤控├─┤量├─┤組├─┤訪├──┤實├─┤表│─┤ │
- └──┘ │制│ │表│ └─┘ │ │ │驗│ │後│ │ │
- │組│ │前│ ┌─┐ │ │ │課│ │測│ │談│
- └─┘ │測├─┤低├─┤談│ │程│ └─┘ └─┘
- └─┘ │接│ └─┘ └─┘
- │納│
- │組│
- └─┘
- 圖 3-1 本研究架構及流程
- 本研究以國中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認識特
- 殊兒童」實驗課程對國中生接納特殊兒童的效果,並探討
- 影響國中生對特殊兒童態度形成與改變的因素,故本研究
- 共分為課程實驗與深度訪談兩部份。
- 一、課程實驗部份
- (一)本部份研究的自變項為實驗處理(實驗組、控制
- 組),與接納程度組別(高接納組、低接納組),依變項
- 為量表後測分數,並以量表前測分數為共變項,以統計方
- 式排除組間初始態度不同所造成的混淆效果。
- (二)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安排採隨機方式分派,高低接
- 納組的安排,則以量表前測分數為分派之依據,於四個班
- 級中各取前1/3高分者為高接納組,後1/3低分者為低接納
- 組。但是實驗課程仍然是讓實驗組班級全班參加。
- 二、深度訪談部份
- (一)本部份研究乃在實驗處理的前、後進行,以分別
- 了解影響學生接納態度的原因,以及改變接納態度的原因
- 。
- (二)實驗課程前的訪談:目的在了解影響學生接納態
- 度的原因。其進行方式為:在量表前測之後,於四個班的
- 高、低接納組兩個學生群中,各抽取五個樣本,共二十名
- 學生作為訪談對象。
- (三)實驗課程後的訪談:目的在了解影響學生改變接
- 納態度的原因。其進行方式為:在量表後測之後,以量表
- 前後測分數差距較大為抽取樣本的準則,於四個班中各抽
- 取五個樣本,共二十名學生作為訪談對象。
- (四)訪談前皆徵得學生同意,對談話過程進行錄音,
- 再根據錄音帶整理成逐字稿,進行內容分析。
- 第 二 節 研 究 對 象
- 研究者原為台北市立永春高中輔導老師,本研究以該
- 校國中部一年級學生為對象。研究對象選取方式為教務處
- 於新生入學之初,以隨機方式為研究者排定擔任兩班的輔
- 導活動課老師,研究者以這兩班學生為實驗組班級,另外
- 選取兩班與實驗組班級條件較接近的作為控制組班級。
- 在控制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條件儘量接近的狀況下,
- 考量因素為人數和班級內是否有殘障者。此四班的基本
- 資料如表 3-1、表 3-2。由表中可知,實驗組和控制組各
- 班的人數即使不相等, 亦頗為接近,而實驗組 A 班和控
- 制組 A 班沒有殘障學生, 實驗組 B 班和控制組 B 班各
- 有一名殘障學生, 實驗組 B 班的殘障學生為腿部明顯的
- 先天性畸型, 其智力測驗結果為 T 分數 23; 控制組 B
- 班的殘障學生為聽力障礙,該生仍然有部份聽力,沒有戴
- 助聽器,平時以讀唇方式輔助與人溝通,說話發音不準確
- ,其智力測驗結果為 T 分數 46。
- Watts ( 1984 )指出具備某種程度的理解訊息的能
- 力,為態度改變的先決條件,因此描述各班智力測驗結果
- 如表 3-3。由表中可知,這四個班級的智力測驗的結果雖
- 頗為接近,但是各班分數在一個標準差以下的學生人數遠
- 比在一個標準差以上的學生人數多,可見學生的智力水準
- 偏低。
- 根據量表前測結果, 選出各班前1/3高分者為高接納
- 組,後1/3低分者為低接納組,實驗組與控制組各班的高、
- 低接納組的分數切截點與人數分配表分別如如表 3-4、表
- 3-5、表 3-6,其智力測驗結果如表 3-7、表 3-8。 由此
- 五表中可知:( 1 )實驗 B 班的高、低接納組分數切截
- 點遠低於實驗 A 班和控制組各班的高低接納組, 據推測
- 可能和該班學生對班級內殘障學生的看法有關,除了在訪
- 談中求證外,並使用社會計量法了解班級內的人際關係。
- ( 2 )實驗組的高接納組人數, 明顯的女生多於男生,
- 低接納組人數則男生多於女生,同樣情形發生於控制組 B
- 班,卻未發生於控制組 A 班。( 3 )由實驗組和控制組
- 高、低接納組的智力測驗結果可知,都是中等智力者( T
- 分數 40-60 )最多,其次是智力較低者( T 分數 40 以
- 下),無智力較高者( T 分數 60 以上者)。
- 在實施實驗課程之前,由實驗組與控制組的高低接納
- 組中各選五名學生接受訪談,以了解影響學生接納態度的
- 原因,學生選取的標準是各班前測分數最高或最低的五人
- 。實驗組與控制組訪談樣本的分數切截點與人數分配表如
- 表 3-9、表 3-10、表 3-11。 由表中可知,實驗 B 組的
- 分數切截點仍然是遠低於各班,以及實驗組的高接納組中
- ,女生多於男生。
- 在量表後測之後,以量表前後測分數差距較大為抽取
- 樣本的準則,於四個班中各抽取五個樣本,共二十名學生
- 作為訪談對象,以了解影響學生改變態度的原因。其樣本
- 分配如表 3-12。 由表中可看出,態度改變較大者,實驗
- 組中男生多於女生,控制組中則女生多於男生。
- 表 3-1 實驗組與控制組的樣本人數
- ────────────────────────
- 實驗組 控制組
- ────── ──────
- A班 B班 A班 B班 合計
- ────────────────────────
- 男 17 15 20 20 72
- 女 17 18 14 16 65
- ────────────────────────
- 合計 34 33 34 36 137
- ────────────────────────
- 表3-2 實驗組與控制組的殘障者人數
- ─────────────────
- 實驗組 控制組 合計
- ─────────────────
- A班 0 0 0
- B班 1 1 2
- ─────────────────
- 合計 1 1 2
- ─────────────────
- 表 3-3 實驗組與控制組各班智力測驗結果
- ────────────────────────
- 實驗組 控制組 合計
- ────── ──────
- A班 B班 A班 B班
- ────────────────────────
- T分數40以下 12 10 12 16 50
- T分數40-60 21 22 21 19 83
- T分數60以上 1 0 1 1 3
- ────────────────────────
- 合計 34 32 34 36 136
- ────────────────────────
- 註:實驗 B 班有一名轉學生缺智力測驗資料
- 表 3-4 實驗組與控制組各班高、低接納組
- 的分數切截點
- ────────────────────────
- 實驗組 控制組
- ─────── ───────
- A班 B班 A班 B班
- ────────────────────────
- 高接納組 186以上 159以上 188以上 183以上
- 低接納組 168以下 128以下 162以下 165以下
- ────────────────────────
- 表 3-5 實驗組各班高、低接納組的人數分配表
- ────────────────────────
- A班 B班 小計
- ─── ─── ───
-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合計
- ────────────────────────
- 高接納組 5 6 3 8 8 14 22
- 低接納組 8 3 7 4 15 7 22
- ────────────────────────
- 合計 22 22 23 21 44
- ────────────────────────
- 表 3-6 控制組各班高、低接納組的人數分配表
- ────────────────────────
- A班 B班 小計
- ─── ─── ───
-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合計
- ────────────────────────
- 高接納組 7 4 4 8 11 12 23
- 低接納組 5 6 8 4 13 10 23
- ────────────────────────
- 合計 22 24 24 22 46
- ────────────────────────
- 表3-7 實驗組各班高、低接納組智力測驗結果
- ────────────────────────────
- A班 B班 小計
- ────── ────── ──────
- 高接納 低接納 高接納 低接納 高接納 低接納 合計
- ────────────────────────────
- T分數40以下 3 4 2 4 5 8 13
- T分數40-60 8 7 9 7 17 14 31
- T分數60以上 0 0 0 0 0 0 0
- ────────────────────────────
- 合 計 22 22 44 44
- ────────────────────────────
- 表3-8 控制組各班高、低接納組智力測驗結果
- ────────────────────────────
- A班 B班 小計
- ────── ────── ──────
- 高接納 低接納 高接納 低接納 高接納 低接納 合計
- ────────────────────────────
- T分數40以下 4 5 3 8 7 13 20
- T分數40-60 7 6 9 4 16 10 26
- T分數60以上 0 0 0 0 0 0 0
- ────────────────────────────
- 合 計 22 24 46 46
- ────────────────────────────
- 表 3-9 實驗組與控制組訪談樣本的分數切截點
- ────────────────────────
- 實驗組 控制組
- ─────── ───────
- A班 B班 A班 B班
- ────────────────────────
- 高接納組 199以上 186以上 198以上 208以上
- 低接納組 133以下 103以下 127以下 130以下
- ────────────────────────
- 表 3-10 實驗組各班訪談樣本的人數分配表
- ────────────────────────
- A班 B班 小計
- ─── ─── ───
-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合計
- ────────────────────────
- 高接納組 1 2 0 2 1 4 5
- 低接納組 2 0 1 2 3 2 5
- ────────────────────────
- 合計 5 5 4 6 10
- ────────────────────────
- 表 3-11 控制組各班訪談樣本的人數分配表
- ────────────────────────
- A班 B班 小計
- ─── ─── ───
-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合計
- ────────────────────────
- 高接納組 2 1 2 1 4 2 6
- 低接納組 1 1 1 1 2 2 4
- ────────────────────────
- 合計 5 5 6 4 10
- ────────────────────────
- 表 3-12 實驗組與控制組改變態度的訪談樣本人數
- ────────────────────────
- 實驗組 控制組
- ────── ──────
- A班 B班 A班 B班 合計
- ────────────────────────
- 男 4 4 1 2 11
- 女 1 1 4 3 9
- ────────────────────────
- 合計 5 5 5 5 20
- ────────────────────────
-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壹、實驗課程
- 實驗課程內容包括六節:「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 殘障知多少」、「假如我是真的」、「請聽我說」、「我
- 的奮鬥」、「愛與礙」,詳如附錄一。
- 由於研究者是實驗班級的輔導活動課程教師,因此上
- 實驗課程之前的輔導活動課亦由研究者擔任。兩個實驗班
- 級的輔導活動課都在週二,實驗A班是第四節,實驗B班是
- 第五節。因為十二月六日段考停課,該週的課程安排於十
- 二月九日兩班的共同自習課實施。課程進度如表 3-13。
- 表 3-13 實驗課程進度表
- ┌──────┬────────────────┐
- │日期 │ 課程內容 │
- ├──────┼────────────────┤
- │83.9.6. │填寫學生綜合資料表 │
- │83.9.13. │填寫學生綜合資料表 │
- │83.9.20. │中秋節停課 │
- │83.9.27. │將學生分組、訓練排分組座位 │
- │83.10.4. │實施智力測驗 │
- │83.10.11. │學生製作個人小檔案 │
- │83.10.18. │認識同學活動 │
- │83.10.25. │光復節停課 │
- │83.11.1. │量表前測 │
- │83.11.8. │認識學校活動 │
- │83.11.15. │實驗課程第一節 │
- │83.11.22. │實驗課程第二節 │
- │83.11.29. │實驗課程第三節 │
- │83.12.6. │段考停課 │
- │83.12.9. │實驗課程第四節 │
- │83.12.13. │實驗課程第五節 │
- │83.12.20. │實驗課程第六節 │
- │83.12.27. │量表後測 │
- └──────┴────────────────┘
- 貳、「對殘障者態度量表」之編製
- 研究者自編之「對殘障者態度量表」,目的在測量一
- 般國中學生對殘障者的接納態度。編製步驟如下:
- 一、初步題本編製
- 本量表編製係依據態度的三個成份 -- 認知、情感、
- 行為,為編製的主要架構。在認知方面,分成對殘障者的
- 人際關係、成就、人格特質、能力的認知,在情感方面,
- 分成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在行為方面,分成接納行為與
- 排斥行為。
- 量表題目的來源參考陳皎眉、杜富漢(民 73 )的「
- 殘障態度量表」、吳麗君(民 75 )的「教師對視覺障礙
- 學生之態度問卷」、林素美(民 77 )的「國小學生對肢
- 體障礙同學的態度量表」、黃瑞珍、許秀英(民 81 )的
- 「高中(職)學生對聽覺障礙同學的態度量表」,選擇、
- 改編合用的題目,並增加適當的題目,初步編定為 58 題
- 。
- 二、專家評鑑量表內容
- 將初步量表送請專家審核、修正內容。他們分別是臺
- 灣師大吳武典教授、林幸台教授、王振德教授、盧台華教
- 授、潘裕豐老師,以及現任或曾任的特教老師、輔導老師
- ,他們是台北市國中特教輔導團的鄭淑老師、台北市新興
- 國中聽障班的楊惠敏老師、新竹市育賢國中啟智班的黃絢
- 禧老師、曾擔任金華國中特教組長多年的林煌卿老師、永
- 春高中輔導老師賴念華老師。
- 經過他們的修改與增減,得到初步題本56題(見附錄
- 二)。量表內容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基本資料的填寫
- ,第二部份是量表實施說明,第三部份是題目,共有測量
- 對殘障者認知的題目27題,測量對殘障者情感的題目16題
- ,測量對殘障者行為的題目13題。
- 三、預試與選題
- (一)預試樣本
- 共選取台北市石牌國中和仁愛國中一年級學生119人
- 。樣本分配如表3-14。
- 表 3-14 「對殘障者態度量表」預試之樣本分配
- ──────────────────────
- 仁愛國中 石牌國中 合計
- ──────────────────────
- 男 39 22 61
- 女 41 17 58
- ──────────────────────
- 合計 80 39 119
- ──────────────────────
- (二)量表實施與計分
- 量表的實施沒有時間限制,學生做完所有題目即可。
- 實施時,施測者要先指導學生填寫基本資料,然後將量表
- 實施說明念過一次,詢問學生是否有不了解之處,確定學
- 生都了解後,再開始作答。
- 量表採取李克特式方式設計,每個題目有五個選項:
-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無意見、同意、非常同意,選非常
- 不同意得一分、不同意得兩分、無意見得三分、同意得四
- 分、非常同意得五分,反向題則反之。總分愈高,表示對
- 殘障者接納的程度愈高。
- (三)項目分析與選題
- 量表預試回收後,即進行項目分析,以選取適當題目
- 。項目分析係以電腦SPSS/PC+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根據以
- 下標準選題:
- 1.相關分析法。求每個題目的分數與量表總分的相關,選
- 取相關程度達顯著水準的題目; 反之,則予以刪除。
- 2.內部一致性效標法。 計算量表得分最高的前 25% 為高
- 分組, 得分最低的25%為低分組,高分組與低分組各受
- 試者在某題得分的平均數差異顯著性考驗,即計算其臨
- 界比(critical ratio,簡稱 CR 值),選取 CR 值達
- 顯著水準的題目;反之,則予以刪除。
- 3.將刪除該題後, 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 α係數
- 會提高的題目除去;反之,該題則保留。
- 根據以上選題標準,刪除原量表的 1、2、3、4、6、
- 9、11、16、17、23、24、25、32 題等13題,如表3-15。
- 將題號重新調整,得到正式題本43題(見附錄三)。
- 表3-15 「對殘障者態度量表」預試問卷項目分析結果(N=119)
- ; ────────────────┬─────────────
- 題 與量表總分 CR值 刪除該題 │ 題 與量表總分 CR值 刪除該題
- 號 之 相 關 之 α 值 │ 號 之 相 關 之 α 值
- ────────────────┼─────────────
- # 1 .2479 ** 2.99 ** .8913 │ 29 .4823 ** 4.61 ** .8878
- # 2 -.0936 -.72 .8964 │ 30 .6252 ** 7.63 ** .8857
- # 3 .2214 * 1.68 .8908 │ 31 .4313 ** 3.85 ** .8884
- # 4 .1955 * .75 .8917 │#32 .3063 ** 1.71 .8899
- 5 .3950 ** 3.5 ** .8889 │ 33 .6092 ** 7.13 ** .8869
- # 6 .0567 .95 .8945 │ 34 .4391 ** 3.64 ** .8883
- 7 .2962 ** 4.32 ** .8900 │ 35 .5043 ** 5.10 ** .8876
- 8 .4141 ** 3.85 ** .8886 │ 36 .6392 ** 7.89 ** .8861
- # 9 .2015 * 1.87 .8912 │ 37 .5114 ** 3.83 ** .8875
- 10 .2623 ** 2.05 * .8908 │ 38 .5247 ** 5.94 ** .8872
- #11 .0710 .26 .8932 │ 39 .4565 ** 3.72 ** .8881
- 12 .4324 ** 3.80 ** .8884 │ 40 .3296 ** 2.98 ** .8899
- 13 .5315 ** 5.08 ** .8872 │ 41 .6473 ** 7.71 ** .8859
- 14 .3338 ** 2.37 * .8896 │ 42 .4177 ** 4.94 ** .8886
- 15 .5151 ** 5.38 ** .8873 │ 43 .4904 ** 5.75 ** .8879
- #16 -.0662 -.72 .8935 │ 44 .4782 ** 3.65 ** .8878
- #17 .1283 -.12 .8933 │ 45 .5019 ** 5.00 ** .8875
- 18 .3638 ** 3.81 ** .8892 │ 46 .6586 ** 7.01 ** .8859
- 19 .3962 ** 3.58 ** .8888 │ 47 .4801 ** 4.03 ** .8877
- 20 .4873 ** 3.52 ** .8878 │ 48 .5748 ** 7.17 ** .8867
- 21 .4651 ** 3.85 ** .8879 │ 49 .3770 ** 2.77 ** .8890
- 22 .4806 ** 3.73 ** .8877 │ 50 .3538 ** 3.06 ** .8895
- #23 .1045 .96 .8946 │ 51 .4977 ** 5.78 ** .8875
- #24 .1263 .77 .8918 │ 52 .4250 ** 4.19 ** .8885
- #25 .2555 ** 1.36 .8912 │ 53 .5419 ** 4.74 ** .8871
- 26 .3163 ** 3.59 ** .8902 │ 54 .6392 ** 7.71 ** .8859
- 27 .3394 ** 2.19 ** .8894 │ 55 .5944 ** 6.54 ** .8868
- 28 .5904 ** 6.82 ** .8866 │ 56 .5118 ** 5.10 ** .8876
- ────────────────┴─────────────
- 全問卷α=.8908 *p<.05 **p<.01 (註:#表示該題刪除)
- 四、正式量表
- (一)量表實施與計分
- 量表實施方式與預試相同,學生大約三十分鐘可以作
- 答完畢。每題最高可得五分,最低一分,總量表最高可得
- 215 分,最低為 43 分。
- (二)量表內容分析
- 量表共有 43 題,第一題至十五題測量對殘障者的認
- 知,第十六題至三十題測量對殘障者的情感,第三十一題
- 至四十三題測量對殘障者的行為。量表內容分析如表3-16
- 。
- 表3-16 「對殘障者態度量表」內容分析
- ───────────────────────────────
- 正 向 題 負 向 題 合計
- ───────────────────────────────
- 認知
- 能 力 4、9 1 3 題
- 成 就 2、15 2 題
- 人格特質 10 3、5、7、11 5 題
- 人際互動 6、8、12、14 13 5 題
- 情感
- 正向情感 19、20、22、24、28、29、30 21 8 題
- 負向情感 27 16、17、18、23、25、26 7 題
- 行為
- 接納行為 32、33、35、39、40、42 6 題
- 排斥行為 36 31、34、37、38、41、43 7 題
- ─────────────────────────────
- 合 計 24 題 19 題 43 題
- ─────────────────────────────
- (三)信度分析
- 1.重測信度:以預試樣本為對象,以初試後二週再予
- 以重測,得到重測信度。總量表和認知、情感、行為各分
- 量表的重測信度在.6254至.7581之間,可見本量表的穩定
- 性相當高。
- 2.內部一致性信度:以預試樣本為對象,將其測驗結
- 果做內部一致性分析。總量表和認知、情感、行為各分量
- 表的 Cronbach α係數在 .7879至 .9230之間,可見量表
- 表的內部一致性相當高。
- 重測信度係數與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詳見表3-17。
- 表3-17 「對殘障者態度量表」重測信度與
- 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
- ───────────────────────
- 重測信度係數 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
- ───────────────────────
- 總量表 .7581 .9230
- 認知 .6254 .7879
- 情感 .6845 .8606
- 行為 .6721 .8722
- ───────────────────────
- (四)效度分析
- 1.內容效度:以做內容分析的方法(見表3-16),以
- 及專家參與修訂的方法,以求量表內容能合乎邏輯、適當
- 的測量出對殘障者的態度。
- 2.構念效度:以內部一致性分析的方法,考驗量表的
- 構念效度。總量表和認知、情感、行為各分量表的相關係
- 數皆在.4862至.9049之間,屬於中等相關,相當理想。其
- 相關係數見表 3-18 。
- 表 3-18 「對殘障者態度量表」內部一致性效度分析
- ───────────────────────
- 總量表 認知 情感 行為
- ───────────────────────
- 總量表 --- .8219 .9049 .8389
- 認知 --- --- .6449 .4862
- 情感 --- --- --- .6612
- 行為 --- --- --- ---
- ───────────────────────
- 3.效標關聯效度:以對高、低接納組的訪談內容為效
- 標,得到量表的效標關聯效度。以對殘障者態度形成的訪
- 談內容為素材,由一位編碼者就學生所描述的對殘障者的
- 認知、情感和行為,加以判斷學生是接納或不接納殘障者
- ,和學生所屬的高、低接納組的一致性。所得的結果:量
- 表在高接納部份的一致性是.90, 在低接納部份的一致性
- 是.60,總量表的一致性是.75,均令人滿意。
- 參、社會計量表
- 由於研究對象中,實驗組與控制組各有一班級中有殘
- 障者,因此以社會計量方式了解這兩個學生在班級中的地
- 位。本研究採用涂春仁(民 83 )所設計的電腦社交測量
- 軟體,以下說明該測量表的內容、實施方式。
- 一、內容說明
- 本量表共分成兩個部份:
- (一)基本資料,需填寫班級、座號、姓名、填表日期。
- (二)量表題目,共有兩題,分別是:
- 1.如果要重編座位,你希望和本班的哪些同學編在一
- 起?請把他們的座號和姓名寫在下面,儘可能寫三個人,
- 並且把你喜歡他的最主要理由號碼(1個)寫下。
- 2.如果要重編座位,你不希望和本班的哪些同學編在
- 一起?請把他們的座號和姓名寫在下面,儘可能寫三個人
- ,並且把你避免選他的最主要理由號碼(1個)寫下。
- 該量表共列出36個喜歡的理由選項、34個避免選擇的
- 理由選項。
- 二、實施方式
- 1.由電腦軟體中列印出量表格式,並印製適當數量。
- 2.施測時,首先發下量表,指導學生填基本資料,並
- 說明指導語後,提醒同學按照自己的意思作答,不要去看
- 別人的填寫內容,也不要將自己寫的內容給別人看。等全
- 班同學都作答完畢後,請同學將量表折好,再予以回收,
- 避免同學因作答內容外洩而不敢據實作答。
- 3.將學生作答結果輸入電腦,該電腦軟體可計算出個
- 人的被選、被拒、互選、互拒次數,以及天馬指數、天馬
- 型別, Coie 型別、莫氏指數、社會影響指數、社會喜好
- 指數,和全班的吸斥狀況對照圖、班級社交狀況統計表等
- 。本研究根據需要,選擇使用天馬型別和 Coie 型別說明
- 殘障學生班級社交地位狀況,並列出該生被選(斥)次數
- 數和理由。
- 肆、訪談
- 一、訪談大綱
- 本研究的訪談是以半結構式訪談方式進行,對每一位
- 受訪者所提的問題不盡然相同,所提問題程序亦不一,但
- 為收集到所需資料,仍然事先擬定訪談大綱。本研究初始
- 擬定的訪談大綱,在進行正式的訪談前,先對兩位非研究
- 對象的學生試行訪談,再修正訪談大綱,以儘量減少訪談
- 的方向的偏差。
- 實驗課程前的訪談主要要收集影響學生接納態度原因
- 的資料,其訪談大綱如下:
- (一)你認為哪些人是殘障的人?
- 導致殘障的原因有哪些?
- (二)你對殘障的人有什麼看法?
- 你為什麼對殘障者會有這些看法?
- (三)描述從小到大與殘障者的接觸經驗,包括直接的接
- 觸與間接的接觸。除敘述經驗本身,亦需描述想法
- 與感受。
- (四)目前班上是否有殘障者?如果有的話,請描述這位
- 同學的表現和大家有何異同,以及他對這位同學的
- 看法與好惡,他認為導致這位同學殘障的原因。
- (五)父母、朋友和師長對殘障者有何看法?
- 實驗課程後的訪談主要在收集影響學生改變接納態度
- 原因的資料,其訪談大綱如下:
- (一) 你目前對殘障者的看法如何?
- (二) 你目前對殘障者的看法和以前有何不同?
- (三) 你對於「認識殘障者課程」的看法和建議?
- 二、訪談者
- 訪談的主要目的是要探究受訪者的的心理,因此訪談
- 者本身亦是研究工具。本研究有兩位訪談者,一是研究者
- 本身,一是一位協同訪談者,本研究共有 40 人次的訪談
- 中,研究者自行訪談 37 人次,協同訪談者協助訪問了 3
- 人次。在協同訪談者訪談之前,研究者先與其溝通本研究
- 的內容與訪談目的,並說明訪談大綱。
- 訪談者的資格敘述如下:研究者是臺灣師大教育心理
- 與輔導系畢業,曾任七年的輔導教師,並於特教研究所修
- 過「質的研究」課程;協同訪談者畢業於臺灣師大輔導研
- 究所,曾任師大健康中心、學生輔導中心輔導老師,現任
- 高中輔導老師,其研究所論文亦採用質的研究方法。
- 三、編碼者
- 由於本研究的內容分析採用開放編碼(open coding
- )方式,需要針對訪談內容逐一找出和研究主題相關的關
- 鍵字眼,再做歸納整理。為避免研究者個人的主觀偏見影
- 響研究結果,因此編碼者除了研究者本身之外,另有兩位
- 協同編碼者,藉以提高內容分析的信度。這兩位協同編碼
- 者,其中一位是上述的協同訪談者,另一位是臺灣師大特
- 教研究所碩士,現任特教系講師。
- 四、訪談信度考驗
- 研究者和編碼者就訪談逐字稿各自進行內容分析,結
- 果得到和兩位編碼者的對殘障者態度形成編碼者間一致性
- 為.80, 和一位編碼者的對殘障者態度改變的編碼者間一
- 致性為.75。
-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本研究的實施共可分成幾個步驟:
- 壹、準備階段
- 研究者在閱讀有關殘障者社會適應的資料時,發現他
- 人對殘障者的態度常是影響殘障者能否順利回歸社會的主
- 要原因。而一般人對殘障者的態度不是過於同情,便是排
- 斥,無法將殘障事實視為一種個別差異而加以尊重,故引
- 起研究者動機,想要針對了解與改變一般人對殘障者態度
- 的主題進行研究。而要培養一般人對殘障者的正面態度,
- 由學校開始是最方便的時機,國民中學的課程編制中每週
- 有一節輔導活動課,恰可利用實施。
- 研究者開始有此構想後,便與指導教授進行討論,在
- 老師指導下開始蒐集文獻資料,確定研究的架構,寫成研
- 究大綱,於八十三年四月經過論文計畫口試老師的修正後
- ,著手進行研究。
- 貳、蒐集資料階段
- 於八十三年七月至九月進行資料的蒐集,對於前人所
- 作過的相關研究加以分析,作為編製量表和設計實驗課程
- 的預備工作。
- 參、量表編製階段
- 一、初步題本的編擬
- 閱讀態度理論和編製態度量表方法的文獻,並參考他
- 人的量表,編出題本的雛型後,經過和專家、特教老師的
- 討論、修訂後,於八十三年九月得到初步題本 56 題。
- 二、預試
- 八十三年十月抽取仁愛國中、石牌國中一年級學生
- 119 人作為預試樣本,並於兩週後重測。預試後,立即進
- 行項目分析工作,選取適當題目 43 題,作為正式題本。
- 同時分析量表的信度、效度,以確定量表的適當性。
- 肆、實驗課程編製階段
- 一、課程的擬訂
- 八十三年十月根據文獻資料設計出六節實驗課程,經
- 過指導教授認可後,確定課程內容。
- 二、課前準備
- 根據課程內容,選取適當的介紹成功殘障者錄影帶、
- 聯絡當來賓的殘障人士、編寫介紹殘障者的書面資料、製
- 作教具等。
- 伍、訪談大綱編擬階段
- 八十三年九月根據研究計畫擬定的訪談大綱,以兩位
- 非研究樣本的學生為對象,進行試訪談,以了解訪談大綱
- 是否有疏漏,並修正訪談大綱。
- 陸、正式實施階段
- 一、實施前測
- 於八十三年十一月一日對實驗組兩個班級實施前測,
- 十一月四日、九日對控制組兩個班級實施前測。
- 二、態度形成的訪談
- 於八十三年十一月七日至十日間對實驗組高、低接納
- 組進行訪談,十一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間對控制組高、低
- 接納組進行訪談。
- 三、實施實驗課程
- 於八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二月二十日對實驗組學
- 生實施「認識特殊兒童」實驗課程。
- 四、實施後測
- 於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對實驗組兩個班級實施後
- 測,於八十四年一月五日、十一日對控制組兩個班級實施
- 後測。。
- 五、態度改變的訪談
- 於八十四年一月五日至十八日對實驗組進行訪談,一
- 月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對控制組進行訪談。
- 柒、資料分析與處理階段
- 一、統計分析
- 於八十四年一月以量表前、後測結果,以電腦統計軟
- 體 SPSS/PC+ 進行統計分析。
- 二、訪談資料彙整
- 於八十四年二月至四月將訪談錄音帶整理成逐字槁。
- 三、訪談資料分析
- 於八十四年四月至五月將訪談內容做內容分析。
- 捌、撰寫研究報告
- 於八十四年四月至六月撰寫及修正研究報告內容。
- 第五節 資料分析
- 本研究的資料分析共分成兩個部份:一是以統計分析
- 的方式對實驗課程的效果進行量的研究,一是以內容分析
- 的方法對態度的形成與改變進行質的分析,茲分別敘述如
- 下:
- 壹、統計分析
- 將初步量表預試和正式量表前、後測結果的原始資料
- 輸入電腦,以文書處理軟體將其編輯成資料檔,再以統計
- 軟體 SPSS/PC+ 做統計處理。處理方式如下:
- 一、項目分析
- 以積差相關分析的方法計算每一題目與總量表的相關
- 程度,以獨立樣本t考驗的方法計算高、低分組在每一題
- 得分的平均數差異顯著性考驗,以計算 Cronbach α信度
- 係數的方式,刪除不適當的題目。
- 二、信度分析
- 以積差相關分析的方法計算量表的重測信度,以計算
- Cronbach α信度係數的方法考驗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 。
- 三、效度分析
- 以積差相關分析的方法計算各分量表和總量表的相關
- 程度,考驗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構念效度。
- 四、實驗課程效果的分析
- (一)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的方法, 得知實
- 驗組學生對殘障者的接納態度是否顯著高於控制組。自變
- 項為組別(實驗組、控制組),共變數為學生量表前測分
- 數,依變項為後測分數。
- (二)以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的方法, 得知不同性別學
- 生之實驗效果是否有顯著差異。自變項為不同性別學生(
- 男生、女生)、組別(實驗組、控制組),共變數為學生
- 量表前測分數,,依變項為後測分數。
- (三)以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的方法, 得知高、低接納
- 組的學生之實驗效果是否有顯著差異。自變項為不同接納
- 程度學生(高接納組、低接納組)、組別(實驗組、控制
- 組),共變數為學生量表前測分數,依變項為後測分數。
- 以上統計分析,顯著水準設在.05。
- 貳、訪談內容分析
- 以內容分析的方法,將影響學生接納態度的因素,以
- 及改變其接納態度的因素,做分類歸納的整理。
- 本研究採取開放編碼方式進行分析,其步驟如下:
- 一、40 人次的訪談錄音帶中, 有 32 人次是由研究者自
- 行將其謄寫為逐字稿,並鍵入電腦文書處理檔案,因
- 逐字稿的謄寫費時, 研究者無法獨立完成, 其餘 8
- 人次的錄音帶託人完成逐字稿後,研究者再聽錄音帶
- 修改其不正確之處。將所有訪談內容整理成逐字稿後
- ,研究者和兩位協同編碼者各持一份,為了受訪者身
- 分保密之故,協同編碼者的逐字稿都以代碼替換學生
- 的姓名。
- 二、研究者與兩位協同編碼者進行溝通,讓兩位協同編碼
- 者了解本研究的內容,以及所要分析的研究主題。請
- 他們就訪談內容中提到跟研究主題「對殘障者態度形
- 成與改變」相關的關鍵字眼逐一標記,再歸納出影響
- 該受訪者態度形成與改變的原因。在此階段中,兩位
- 協同編碼者和研究者各自進行編碼工作,彼此間不做
- 討論,以保持各自思考的獨立性。
- 三、俟前一階段完成後,研究者閱讀兩位協同編碼者的分
- 析結果,並就語意不清楚的部份進行溝通,再根據分
- 析結果計算出編碼者間一致性信度係數。
- 四、研究者以各個受訪者的分析結果,對影響學生對殘障
- 者態度的形成與改變因素做整體的歸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