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参谋本部
——总军(相当于战区规模,如关东军,中国派谴军,南方军)
——方面军(下辖若干军,如缅甸方面军)
——军(相当于集团军,下辖若干师团,如华中的11军,华东的13军)
——师团(甲种师团规模较大,人数接近于中国军队的军,丙丁种二三类师团战斗力较差,人数较少,包括同级的陆军航空兵,早先称飞行集团,后改称飞行师团)
——旅团或支队(加强级的旅团)
——联队(团)
——大队(营)
——中队(连)
——小队(排)
支队是鬼子的一种临时编制,是在战役中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专设的。编制一般比大队大,比联队小,可以看作缩水联队或加强大队。

1、师团平时编制:
指挥官为: 中将 11340人
辖:步兵2个旅团、炮兵1个联队、骑兵1个联队、辎重1个大队、弹药纵列1个大队、军乐队;战时:增加大小桥梁纵列各1个大队、野战卫生部

2、旅团编制:
指挥官为: 少将 5690人
辖: 2—4个联队,包括骑、工、炮及其他兵种

3、人员计算:
(一)分队:
(二)小队:(排)三至四个分队;骑兵为50人;步兵为70人;指挥官为:中、少尉
(三)中队:(连)三至四个小队;骑兵为150—200人;步兵为210—280人;210人为:大尉指挥官
(四)大队:(营)二至四个中队;骑兵为300—600人、400—800人;步兵为420—840人、560—1120人;630人为中佐、少佐指挥官
(五)联队:(团)三个大队;骑兵为900—1800人、1200—2400人;步兵为1200—2400人、1680—3360人;1890人为大佐指挥官

二战日军师团编制
日本陆军师承德国第二帝国,与北洋陆军的建制是一样的。

第二帝国的陆军以师作为战略单位,每师1.8万人,其中步兵1.2万人,其他兵种约6千人。而袁世凯创立的北洋陆军,为了节省军费,把其他兵种的兵额也放在步兵人数的编制之内,所以一个满师才1.2万,小于西方一个师的编制。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5)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一般有2-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承担辅助的战略任务。

1937年以前,日本全国只有20个师团,1-20师团的是老部队,后来多数成为甲种师团,每师团番号的数字加100,即101-120的师团分别是他们的预备役师团,编制与老师团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多数建成乙种师团,也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21-100之间的师团是抗战之后陆续增加的,有的由独立混成旅团扩编,有的是新兵,属乙或丙或丁种,没有一定的规律。
如果是甲种师团的话,其兵力可以抵的上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军的人数了,但是丁种师团的话,其人数只抵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师,另外武器装备不可同日而语,战斗力更不用说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