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數 - 自然資源
使用減半,福祉加倍
Ernst Urich von Weizsaeker, Amory B. Lovins, L. Hunter Lovins:
Faktor vier (Doppelter Wohstand - halbierter Naturverbrauch), Muenchen,
1996, 352 S.,
DM 45.
作者:吳信如
(Marburg大學國民經濟系)
這是一本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最新的報告,內容是探討有關自然資源使用的效率問題。
作者Ernst Ulrich von Weizsaecker是Wuppertal氣候,環境與能源研究中心的主席;Amory B. Lovins, L. Hunter Lovins是美國落磯山研究中心的負責人。
作者之所以使用「四倍數」(Faktor vier)作為本書的標題,乃是他認為當前一般使用自然資源的方式過於浪費,在生產過程或消費過程當中,平白浪費了許多的自然資源,如果能夠有效率地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話,那麼用同樣一份的自然資源,就可以生產比當前多四倍的產值或產能,這樣就不會陷入既要保有當前的生活品質又要兼顧未來資源匱乏的兩難處境。
羅馬俱樂部從創立以來,就是在探討人類過度使用自然資源的問題,該俱樂部在一九七二年最著名的第一本報告書「成長的極限」(Meadows,Donella H.et al. The Limits to Growth)曾引起了全球廣泛的討論,該書對未來悲觀的看法影響了全球對於無限制經濟成長的反省,並注意到未來自然資源的匱乏問題。
二十多年之後,這本羅馬俱樂部最新的報告提出了更新的看法,試圖對未來提出樂觀且可行的一條路,亦即指出在自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維持既有的富裕生活(是富裕而非浪費)又不會破壞生態環境的一個新途徑。也就是透過效率的革命,使環境保護措施由成本要素變成提高效益的要素。
作者在該書中指出當前社會的病根,乃是來自於十八世紀工業革命成功之後的錯誤幻想,認為只要透過科技就可以無限制地將地球資源轉換為舒適與富裕,人類經濟社會自此之後,便是與石化能源,而不是與生態環境共同演化。在書中並以美國作為最佳浪費資源的負面例子,據美國國家科技學院的研究指出,在美國有百分之九十三賣出的以及有用的資源並未轉變成賣出的產品。此外,百分之八十的產品在使用一次後就被丟棄,其他剩下的百分二十也在尚可使用時就被丟棄。美國暢銷書作者以及經濟顧問保羅豪肯(Pau Hawken)估計:在美國有百分之九十九使用的產品以及生產中所需要的原料,在賣出去六個星期之內就被丟到垃圾桶。
除了生產與消費的浪費之外,能源、水以及運輸也是資源浪費的大宗,例如,能源從一個大型發電廠生產出來,只有極少部份能真正地被使用(在發電廠產生的大量能源,為了使一個燈泡發亮,在能源未達到燈泡之前中間就白白浪費了百分之七十,且這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只有百分之十的能源被轉換成燈光,也就是說只有百分之三的能源被使用,其餘均在傳輸過程中浪費掉了);再者,從上千公里遠由大貨車運來的產品,事實上也可以在本地取得,這些浪費的代價相當高。這種浪費導致了家庭的貧窮、降低經濟的競爭力、資源的破壞、水、空氣以及土壤的污染,並增加了失業率。
作者認為,這種浪費資源的生產或消費方式,必須透過資源的有效利用來加以治療。以少變多,這就是作者開出的藥方。這個方法與工具在前幾年被積極地應用,且對於工業與社會創造了意想不到的機會。本書的第一部份就是透過五十個科技實用性以及部份在今年已經獲利的方法,來說明如何運用相同資源產生至少多四倍的效果。換句話說,我們至少可以用五十種不同方法,只利用四分之一的能源及原料,也可以達到與目前一樣或更好的效果。以少變多,就是資源高效率的利用。這不同於限制、不舒服或落後。以往政治人物總會說:「好吧,如果你要講節省能源,那就少開汽車,冬天受凍吧!」他們並未想到有效率地使用能源,或制定符合生態原則的能源或工業政策。除此之外,有效率地利用資源也可以使資本加倍的利用,對於資本有限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更是一個值得發展的方法。不過,在此作者忽略了一個事實,要達到增加資源有效利用,必須靠生產方式與國家基本設施的結構改變,以及人力資源的創新技術,這與該國目前經濟社會的發展基礎有極密切的關係。但是,第三世界國家許多至今仍困於飢餓與貧窮之中,再加上政治上的不穩定,要實行這樣的生產與消費的革命,使他們免於飢餓又可以永續性地發展,並非如作者所提出的建議一樣簡單、樂觀。除了他們本國符合該國人力與自然資源的自助發展之外,工業國家對其援助的型態、貿易形式與南北合作的發展計劃也必須因此而改變。
全書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就是介紹五十個有效利用資源的例子,其中有二十個是能源生產效率多四倍、二十個是節省生產原料、另外十個則是節省運輸資源的例子。例如省油的汽車(節省六倍)、充分利用太陽能的生態房屋、保暖效果良好的房屋、省電燈泡、省電家電用品、少吃牛肉、工業省水方法、無汽車社區等等。第二部份則是討論政府如何在制度上配合這項新的「四倍數」革命,作者認為當前的獎勵制度以及稅制應該改變,政府應透過減稅獎勵有效利用資源的企業以及投資,而不是獎勵精簡人事的企業。此外,政府也應把有效率使用資源的產品以及方法主動介紹給一般人民,促使消費者唾棄浪費資源的產品以及消費方式。第三,政府應改變稅制的方式,不應該懲罰努力工作,而是要懲罰浪費自然資源的人。各國應該進行生態稅制改革,使生活更公平而富裕。
本書第三部份在於討論全球環境危機下,各國所面臨的挑戰。如果全球繼續浪費資源的話,則至少要有三個地球才夠人類揮霍(這當然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內)。作者也指出自由市場是榨取地球資源的兇手,例如熱帶雨林的砍伐。本書第四及第五部份,是作者針對第三部份的全球環境危機提出建設性的方案。第一、人類應該適應另一種福利的衡量標準,國民生產毛額在今天仍是一個基本的營業價值,這種價值使我們遠離了永續性發展的要求,這種衡量標準應該被拋棄或修正。作者以一個有趣的例子用來說明追求國民生產毛額的荒謬:每發生一件交通事故或是人質事件,就會提高國民生產毛額。這顯示出,將國民生產毛額視為人類富裕或福祉的指標是有問題的。事實上,衡量人類福址或富裕的標準應該包括所得分配是否平均、失業率高低、環境生活品質好壞等等其他的指標。第二、全球自由貿易應該與永續性發展以及環境保護彼此協調(如果那是可能的話),如果不可能協調,那就儘早放棄自由貿易,以保護人類基本生存的條件。第三、重新發現文明的價值,以便達成一個具有未來負載力的發展,如果不放棄自私主義以及改變貪婪的社會價值,則本書所提出的「四倍數」革命依然無法實現。
基本上,這牽涉到的不是短期的經濟政策,﹝例如單項的污染稅或能源稅徵收,工業及貿易政策等﹞而是符合永續發展的長期制度政策改革,包括生態稅制的整體規劃,能源使用結構的全面評估,市場競爭的保障制度,政府環境部門的制度改革,或健全的財產權制度。台灣的經濟制度政策由於缺乏全面性的規劃,所以遇到經濟風暴時往往無法即時且有效地應變,甚至採取個案式的制度變革,這反而增加了制度的不穩定,阻礙了整體的經濟發展。在面對近年來日趨嚴重的環境與產業危機,台灣應該從制度的層面思考國家長期性的發展策略。
本書也如同其他羅馬俱樂部的研究報告一般,是以社會教育著作的形式寫的,因此作者將多年的研究成果以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配合豐富的圖表與實例讓各領域的讀者都能順利地掌握其精華。尤其是書中具體提出的五十個實例﹝各個實例並附有聯繫地址,以利經驗與技術的交換﹞更值得讓具有生態遠見的企業管理者或公共決策者,根據各個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擬訂可行的計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