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地震學者昨天完成初步勘查後表示,九二一大地震應是將車籠埔斷層帶主要的動能全部釋放出去所造成的大規模地震,類似大規模的大地震未來百年之內可能不易見到。
不過,地震學者同時提醒政府及民眾,地震災害的預防重於一切,這次地震反應出許多建築物建築防震強度不夠,以及斷層帶建物防震建築標準不夠的問題,值得改善、及強化。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馬國鳳等人,這一、兩天帶領日本京都大學的地震學者及該校研究所博士學生到震災地區實地查勘,勘查地點北至台中東勢、石崗,南至南投竹山,研究範圍包括地震、地質、野外調查等,將對這次地震形成因素及影響,進行完整的研究。初步的報告,將於下周一對外界公布。
九二一當天就抵達災區實地探勘的學者李錫堤、馬國鳳認為,這次的大地震屬於「逆衝型」的地震,斷層一方面往上俯衝、一方面水平挫動,挫動量為世界上從未見過,挫動高度達到八公尺以上,因此,以斷層逆衝的地帶以及帶動板塊的水平拴動部分災情最為嚴重,在斷層帶邊緣的房子反而沒有災害。
至於這次地震能量的累積,一方面是菲律賓板塊每年約七點五公尺的推動,造成的能量變動,除了在花蓮地區以較小規模的地震釋放之外,全部都蓄積在西部平原;一方面則是原本就屬於「活斷層」的車籠埔斷層的能量平時未適時的釋放,這次大量釋放後帶動雙冬大斷層以及兩大斷層間小斷層的動能釋放,因此,出現這次前所未見的大地震。
【1999/09/27/民生報】記者鍾蓮芳/東勢災區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