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u Jin-sek 吳仁瑟
希臘神話中有一則美麗的故事﹕人頭羊身的潘(Pan)神愛上了河神之女Syrinx﹐
但Syrinx不喜歡他﹐為了逃避追求而求助於父親﹐河神就將她變成了河邊的蘆葦﹔當
潘神追到了河邊﹐看不見意中人的身影﹐但飄逸的蘆葦卻勾起了他懷念的心情﹐遂
割下蘆葦﹐編排成列﹐吹奏曲調以慰他無限的思慕之情。 此即潘笛(排簫)之由來。
其實我們自古以來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如此共同的想法﹕將長短不同的管子排列
成行,來吹奏出高低不同的音。 無論是一直存在於希臘、中南美洲、東歐、日本的排
簫﹐在中國、婆羅洲、寮國的笙﹐或者是遍佈於歐、亞、北非的風笛﹐或記載於聖經
中創世紀四章21節,以及詩篇一五O篇4節後半段的U-gab等等均是。 只不過希臘人將
這種觀念結合機械原理,而產生豐碩的成果。
風琴最早的來源已不可考﹐我們只知道早期有兩種不同的
鼓風方式。 第一種是使用多個不同的皮袋風箱﹔另外據亞歷
山大城(於現今的埃及)的工程師Heron(主後一世紀)所著的書
(Pneumatika)上記載﹕同城的機械工程師Ktesibios﹐曾在主前
246年﹐"發明"了一種以唧筒(Pump)和水箱來泵氣的樂器﹐
即在一個裝滿水的容器內緊緊倒罩上一鐘狀物﹐由唧筒泵
氣進入鐘內﹐對水產生壓力﹐利用水對內外氣壓的平衡傳達﹐
能使鐘內的空氣穩定的輸出。
| |
Ktesibios將這種新的、藝術的樂器命名為 (hydraulos﹐即水笛 [Wasser-Aulos]﹐
Aulos是一種雙管的樂器近似今之雙簧管)。 在此顯示出﹐對機械的興趣似乎高過音樂﹐
而這個歷代不斷的在演進的樂器,至今世人仍未停止對它改進的樂趣(僅管15世紀時現
代風琴的原理已大抵成形)。 除了水壓風琴以外﹐Ktesibios還發明了許多其它的機械
玩具、自動鳥型、水玩具、噴火槍等等。
主前1世紀﹐管風琴的彈奏﹐在希臘的城市裡極為興
盛流傳﹐風琴比賽的勝利者得以在阿波羅神殿獲頒為榮
譽市民。 這類的水力風琴從當時一直到14世紀仍然有關
於它的文獻記載。
羅馬人原本不識風琴﹐主後67年時﹐喜愛彈奏音樂的
尼祿王(Nero)將其引進﹐後來大部分的凱撒們均是音樂
的愛好者﹐自第二世紀起風琴就普遍的成為上層階級及
凱撒們的時尚樂器﹐也是貴族間饋贈的禮物﹐因此它在
機械上的發展`也就停頓了下來﹐常常被裝飾以華麗的
東方色彩。 一般說來此時期的管風琴是屬於戶外慶典
的樂器,經常在宮殿﹐競技場﹐圓形劇場及宴會中,
凱撒的出場﹐或歌唱的伴奏等戶外的活動或比賽中使
用﹔也常出現在慶功宴﹐婚宴的文字記載上。
| |
此時的風袋風琴被稱做《organum pneumaticum》
以別於水力風琴的《hydraulis》。 剛開始時風壓較小﹐
無法提供如水力風琴般的風力,但攜帶方便。 現今
在匈牙利布達佩斯附近的Aquincum博物館裡﹐存放
著一台於1931年所發現,約建於西元228年的風琴火
燒後遺骸﹐就是屬於這種早期的風壓風琴﹐它有四
排管﹐每排有13個音,共52支管子。
Konstantin大帝(306-337)將羅馬首都東移至Byzanz
(後稱作君士坦丁堡)﹐整個宗教文化的重心也隨之東
移。 西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西羅馬帝國亡
於476年﹐東羅馬帝國則一直到1453年才被土耳其人
所佔領。 管風琴在西方隨著戰亂的發生而消失在人
們的記憶中﹐但在東方則保持了這個藝術文化達千年
之久﹐直到十五世紀末﹐且後來由東方再度傳回了西方。
| |
西元450年時﹐阿拉伯地區的敘利亞詩人﹐曾述及在夜晚因為屋子前的音樂活動
而無法獲得安眠﹐其中即提到風琴的參與。 敘利亞的風琴是一種小型的風壓風琴﹐
稍後也傳到了科爾多瓦(西班牙)﹐開羅以及巴格達。 但一般說來此時期的管風琴史
況並不明朗﹐約有下列幾種不同的記述﹕
一. 普遍型。 即類似拜占庭宮中的時尚風琴一樣,常被鑄以金銀,是貴族間引以
為傲的饋贈禮物。 據載1260年為祝賀元世祖忽必烈的登基﹐曾有一份禮物可能是來
自巴格達(muselmanischem)王國所贈送的管風琴。 照當年編年史家的記載此琴高150
公分﹐寬100公分﹐共有90隻管子﹐分成六列。 中國方面的記載是﹕元史卷七十的"
宴樂之器"之一《興隆笙》,是於元中統年間(1260-64年)由回回國進貢而傳入中國的。
二. 軍用信號管風琴。 敘利亞人Josua bar-Bahlul
與Muristos都曾記述過這種聲音可達60哩外之遙的
水壓風琴。
三. 傳聞中以色列人古老的會堂樂器[magrepha]﹐
曾於巴比倫猶太法典中被提及。 "據說"西元420年
左右,St.Hieronymis在耶路撒冷的教堂彈奏,聲音
可傳到一公里外的橄欖山((lberg)﹐甚至下達耶利哥(?)。
四. 自動機械音樂裝置。 在拜占庭或巴格達均
流行一種《彩樹上歌唱的鳥兒》-- 一種由風琴機
械原理演變而來的音樂盒式機械自動裝置。
| |
西元757年管風琴在西方奇異的再度出現。 東羅馬帝國凱撒 Konstantin V.Kopro-
nymus(741-757)送了一台貴重的管風琴給弗蘭肯王匹平(Pippin d.J.)當做禮物。
稍後很快的西方重新有了自己的風琴製造家﹐威尼斯的修士Georg為凱撒 Ludwig
den Frommen製造了一架宮庭風琴﹐Georg的徒弟們(也都是修士)也為他們自己的
修道院建了一架琴 -- 不過不是為崇拜用﹐而是用於音樂課中。 管風琴很快的獲
得了許多主教,修士及侯爵的喜愛。
10世紀起在羅馬以外的地區﹐阿爾卑斯山以北﹐教堂風琴開始紛踏而至。 992年
《St. Oswald的一生》編年史中,詳細的記載了聖Benedikt教堂興建管風琴的事宜;
同時期英國的St. Dunstan(924-988)也建了一台琴﹐不過當時歐洲最大的管風琴恐怕
還是Wincester的聖彼得教堂裡建於950年的記念風琴﹐共有十排,各有40根管子﹐
即總共有400支管子﹐要兩個風琴師同時來"操作"﹐每人各20鍵﹔而對於26個鼓風
袋則需要用到70個人力來鼓風。 世俗風琴歷經了11世紀長的露天慶典演奏,自此
以後在西方絕地消失不再被提及﹐管風琴成為教堂樂器的代名詞﹐雖然此時它在
教堂裡擔任的只是伴奏的地位。
13世紀歐洲各地的大教堂競建管風琴﹐或擴大原有的樂器型式。 西班牙聖方濟會
修士Gilles de Zamora寫道:『....教會裡只使用此樂器於各種的歌唱﹐禮儀進行及讚
美詩吟唱。 其他的樂器因過去不適當的彈奏完全被禁止...』。 Thomas von Aquino
(1225 - 1274中世紀重要的神學家及哲學家),也盛讚風琴能「使人心靈提昇」。
現代的管風琴事實上是依教會及禮儀所需而形成的樂器。 管風琴似乎是與聲樂互動
的最佳樂器﹐它質樸的音色﹐與會眾伴奏的合適性﹐以及在教堂中足以榮耀上帝宏偉
的迴響使它成為歷代教會崇拜中的最愛﹐它能同時彈奏多聲部的優點﹐也是複音音樂
發展上的一大功臣。 這教堂的藝術歷經了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代的洗鍊,終於在路德會
信徒巴赫(J.S.Bach)的手中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六、七百年來,管風琴默默不息的在教堂的一角,善盡它的職責,不僅培育出無數的音
樂家,也深刻地影響了整個西洋音樂史發展的脈絡。 在台灣管風琴數慢慢增加的當中,
願她歷史中寶貴豐富的資產,也同樣能滋養這塊土地的文化,豐富我們的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