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 腦 性 麻 痺
蕭斐璘 老師
前言
隨著小兒麻痺疫苗的問世,衛生醫療及預防醫學的發達,數十年來高居肢體障礙首位的小兒麻痺已逐漸匿跡,取而代之的,則為腦性麻痺。以仁愛實驗學校為例,其於72學年度招收的學生中,佔73%,佔18.1%;但79學年度小兒麻痺降為17.8%,腦性麻痺則升高至69.3%。
. | ||||
定義 | 成因 | 預防 | ||
. | ||||
早期徵兆 | 腦性麻痺的分類 | 治療方式 | ||
. | ||||
大腦的發展 | 大腦皮質的功能 | 小腦的主要功能 | ||
. | ||||
伴隨障礙 | 功能性影響與因應之道 | 輔具的應用 | ||
. | ||||
影響腦性麻痺者心理適應因素 | 心理輔導原則 | 參考書目 | ||
. |
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在尚未發育成熟前,受到損傷或發生病變,而導致運動機能產生障礙,是一種非進行性的腦部病變,有時也會影響動作以外的其他腦部障礙,而合併成各種感覺及發展上的多重障礙。
出現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腦性麻痺的發生率為千分之二至五,所以台灣估計約有14370位患者。
當今醫學對腦性麻痺病因已有深入的探討,但仍有40%的患者病因不明,一般來說腦性麻痺發生的原因,通常可以分成三個時期:
1.
妊娠期懷孕時受到的病毒感染,如:德國麻疹、帶狀皰疹,以及孕婦本身有不可控制之糖尿病、高血壓、RH因子等。
2.
產中生產過程中因難產、缺氧、窒息、產鉗或真空吸取造成的傷害,或是早產、胎 盤早期剝離、黃疸過高,侵犯了腦部組織,造成腦部神經受損。
核黃疸--大腦皮質下的神經核因過高的膽紅素沈積而造成神經核組織的破壞**
3.
產後腦部感染,如:腦炎、腦膜炎、或頭部外傷、高燒所引起的腦缺氧。
目前並沒有完全的預防腦性麻痺發生的方法,如果我們採取下列步驟,或許可以降低其產生的機會。首先,懷孕前先確定是否已接受德國麻疹疫苗注射,而且要在健康良好情況下才懷孕;妊娠期則需定期作產檢,保持充足的營養,並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藥物;生產時一定要找專業人員,並且盡量在設備齊全、安全無菌的地方進行;孩子出生後要餵食母乳,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接種疫苗,並且密切注意孩子的發展狀況。
一般腦性麻痺的肌肉緊張或無力的現象,也許在出生後不久就會發現,可是有些腦性麻痺的徵兆也許要等到幾個月才會比較明顯,如果孩子出現下列一些現象,家長就需要帶他去給醫生檢查。
1.
突然僵直--孩子在某些姿勢時,如:仰臥或穿衣,會全身伸直,不易抱起。2.
軟癱—孩子到了三個月大還無法抬頭、俯臥抱起時手腳會下垂。3.
發展遲緩—頭的控制、坐姿或手部的操作都比預期慢,只使用單側的手腳活動。4.
餵食困難—吸食吞嚥困難,嘴巴不能閉合。5.
不尋常的行為--哭鬧、焦躁、無法入睡、對外界的刺激沒有反應
一、根據動作障礙型式分類(AACP)
1.
痙攣型spastic type2.
徐動型athetoid type3.
協調不良型ataxic type4.
僵直型rigid type5.
顫抖型tremor type6.
低張力型hypotonic type7.
混合型mixed type--徐動加痙攣或協調不良加痙攣8.
無法分類型二、根據身體受損部
1.
單肢麻痺monoplegia2.
下肢麻痺paraplegia--易與雙邊混淆3.
半身麻痺hemiplegia4.
三肢麻痺riplegia5.
雙邊麻痺diplegia--下肢比上肢嚴重早產兒6.
四肢麻痺quadriplegia 三、根據功能障礙1.
輕度日常生活或就業都可獨立,僅有異常動作型態
2.
中度經治療或有輔具後就能生活自理或就業
3.
重度需依賴他人協助
分類
類型 | 痙攣型 spastic type |
徐動型 athetoid type |
協調不良型 ataxic type |
佔有比例 | 50%至75% | 佔12%至15% | 1%至13% |
受傷區域 | 大腦皮質 | 基底核 | 小腦 |
成因 | 腦部出血、早產、腦部外傷 | 腦部缺氧、核黃疸 | 不明 |
臨床表徵 | 動作姿勢維持在中間角度 肌肉常處於高張力狀態 容易產生畸形 上肢呈內轉屈肌痙欒 下肢為伸肌痙欒剪刀姿勢 當迅速交換動作時痙欒增強 尖足姿勢呈跳躍狀 |
產生不對稱不自主動作 肢體無法維持在中間位置或固定於某姿勢 若無合併痙欒現象不易產生畸形 通常為四肢麻痺並影響頭頸臉部運動上肢較下肢嚴重 早期呈現低張型常出現軟趴趴的姿勢影響語言吞食能力臉部因不自主動作呈現怪異表情 |
基本為張力低 手腳或和軀幹協調不良 走路兩腿分開身體搖晃 無法作出快速且準確的協調動作
|
大腦在懷孕二個月時約佔身體重量的1/4,出生時約佔1/10,在二歲時腦內神經纖維髓鞘化完成,是大腦生理發展的分界點。到了五歲時大腦重約1200公克,佔身體重量的1/12,此時已完成90%的發展,而成人的大腦重約1300公克,佔身體重量的1/50。
主管高級心理知覺運動功能
腦組織的受損性越近皮質越高,而近生命中樞處越有耐損傷的能力
皮質下的間腦、丘腦和中腦主管運動協調與生命生理功能如:呼吸、循環、自律神經、內分泌等
1.
調節身體活動2.
肌肉張力的協調3.
維持平衡基底核 (Basal Ganglia)的功用
1.
控制骨骼肌的潛意識動作2.
調節骨骼肌在特別動作時肌肉的緊張度3.
控制對側身體的動作
1.智能障礙
並非每個腦性麻痺的孩子都是智能不足,有約25%的腦性麻痺兒在學習上是正常甚至是優異的。
2.
癲癇-- 約40%左右的腦性麻痺兒會有癲癇症狀,以半側與四肢麻痺患者最多,經醫師 的診斷及指示可以用藥物來控制。3.
視覺障礙約40%至50%的腦性麻痺兒有視覺問題,其中以斜視最常出現,並因此而影響到四肢的協調作用。
4.
語言障礙約70%至75%的腦性麻痺兒有語言的問題,主要是口部肌肉發生問題,使其在練習發聲上產生障礙。
5.
聽覺障礙約有25%的腦性麻痺兒有聽力問題,尤其是徐動型的患者。
6.
感覺障礙(40%至70%)7.
情緒行為問題由於移動及溝通上的困難,腦性麻痺兒也容易產生到情緒行為上的問題。
1.
藥物治療—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彌補腦部的傷害,藥物通常是為了控制癲癇,或是 痙孿所使用肌肉鬆弛劑。2.
手術—很少人會對嘗試對腦性麻痺而作腦部手術,因為效果不大。主要是因為肢體變形,才施與手術矯正,開刀後則需配合物理治療。3.
物理與職能治療--復健 水療4.
語言治療—透過語言的矯治及溝通輔具的應用,半數以上的腦性麻痺患者可以藉此改善溝通能力。5.
教育治療--腦性麻痺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論智商的高低皆會遭遇困難,需要教育人員積極的與以協助及輔導。
一、生理方面
動作問題
腦性麻痺患者在動作上常見的問題為:發展遲緩或停滯、異常的動作與姿勢
、動作費力、消耗能量高、攣縮與畸形、肌力張力異常、兩邊功能不對稱、平衡反應缺損、肌肉協調能力差、不正常反射如:墊腳、腳交叉、手握的緊、仰臥時身體僵直、頭習慣性歪向一邊等。另外,由於常因動作造成挫折感,或是欠缺對環境探索的好奇心及家人的過度保護,腦性麻痺患者往往缺乏運動之動機。
物理治療原則
針對腦性麻痺患者的動作問題,物理治療需注意下列原則:
1.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2.
完整且定期的評估,並針對評估結果擬定個別化訓練計畫。3.
儘量將治療計畫融入日常生活活動中,錦訓練計劃較實際可行,且易見成效,也不會造成照顧者太多的負擔。4.
大致依循動作發展次序訓練,由頭至腳,由簡而繁。5.
提供正常的感覺刺激,並誘發主動性。6.
調整肌肉張力使其正常化。7.
建議適當的輔具。8.
避免次發性併發症如:攣縮。9.
強調整體動作模式,而非單一關節活動。10.
與醫療團隊溝通與合作。11.
著重父母諮詢與家中指導計畫。腦性麻痺患者可以透過適當的輔具,來減少在姿勢、移動及溝通上的問題,也可以幫助其獨立,達到生活上以自理的情況。常見的輔具如下:
一、姿勢矯正
1.
矯正鞋--分有關節及無關節兩種,改善踮腳尖,避免足外翻或內翻。2.
站立架--固定下半身、維持正確站立姿勢,訓練頭、頸、腰、背伸直能力。3.
特殊坐椅--配合固定帶固定身體,使其維持在良好的姿勢從事學習。4.
斜坡板、海綿枕、滾枕二、移位
1.
助行器—分前推式及後拉式兩種。2.
三輪腳踏車3.
輪椅三、溝通輔具
1.
加粗筆桿2.
打字機與控角桌3.
溝通板4.
電子溝通板 go bake
肢體的障礙往往不僅代表一種生理的缺陷,同時也伴隨著一種心理適應與社會適應的困難。腦性麻痺患者由於扭曲的身體形象、語言表達含糊不清不易為一般人理解,以及伴隨的其他障礙,容易造成低自我概念,並視與一般人接觸為畏途,因而造成社會功能的障礙以及不適應的行為表現。以下就影響腦性麻痺者心理適應因素、其人格傾向及心理輔導原則作探討。
1.
因身體缺陷而行動受阻:由於行動上的受限,腦性麻痺患者不僅是在物理空間上狹隘,其心理空間也因少與外界接觸而心理封閉生活單調。2.
體態與姿勢不雅:腦性麻痺患者由於長期因體態與姿勢不雅,常處於依賴與挫折的狀態,容易產生自卑感。3.
社會的歧視與偏見:適應的現象是個體與生活環境的相對關係。個人障礙固然會導致的適應困難,但社會上的偏見,如:社會上傳統對於美醜的評價,以及將腦性麻痺與智障及殘廢畫上等號,以及生活環境設計的不便,更使得腦性麻痺患者在適應上產生困難。4.
父母及家人的不當態度:腦性麻痺患者的生活適應,與其父母的態度有最密切的關係。有的父母因為內疚而過度的保護姑息縱容妨礙其子女情感上及生活上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則有父母採取漠視或厭棄的態度,或者對於子女有不切實際的期望,這些都會加重腦性麻痺患者在適應上的困難。5.
溝通不良:由於腦性麻痺患者由於心理的適應不良,會表現出下列人格傾向:退縮型—為了減少挫折情境,而導致其自卑、自憐及絕望的態度,因而孤僻獨處。a.
b.
侵略型—由於對現實環境的不滿,部分腦性麻痺患者會有性情暴戾、好引衝突的傾向。c.
防禦型—部分腦性麻痺患者會運用過度的自我防衛。企圖否認自身的障礙障狀態,並深恐為別人所發現。d.
補償型—由於肢體上的障礙,部分腦性麻痺患者會轉而求取其他方面的成就。
1.
擴大生活價值範圍2.
將身體層次因素降於其次3.
改變比較價值為內在價值4.
父母合理的管教態度5.
建立支持系統6.
培養獨立精神倘若學校在教學中能針對腦性麻痺的學生需求,適時安排適切的社會技巧訓練,相信對於他們的社會化過程會有莫大的助益,而除了增進其良好的社會適應,這些課程也能幫助他們在學校生活中維持良好且令人滿意的社會互動,並進而使在校的行為問題減至最低。
張紹焱(民60)肢體傷殘教育研究。
陳瑞霖(民82)革新腦性麻痺治療法。台中:東億印刷
許澤銘譯(Babath著)(民68)腦性麻痺的反射檢查。台灣省立彰化仁愛實驗學校。
莊宏達(民79)腦性麻痺兒的肢體照顧。瑪利亞文教基金會。
莊宏達(民79)孩子的生長與發展。瑪利亞文教基金會。
莊宏達(民83)機能訓練。瑪利亞文教基金會。
孫嘉梁(民86)我,一個腦性麻痺孩子,與特殊教育。特教園丁,第一卷,第十三期,1-2頁。
陳俊隆(民86)嘉良與我,一個腦性麻痺孩子的成長。特教園丁,第十三卷,第一期,3-4頁。
陳姿秀(民83)腦性麻痺面面觀。八十三年教輔專輯-希望苗圃,138-147。台灣省立彰化啟智學校。
張聰明(民86)重度腦性麻痺學生實施支持性就業輔導歷程。特教園丁,第十二卷,第三期,22-24頁。
鄭美雲主編(民86)專業服務手冊-機能訓練。台灣省立彰化啟智學校。
許天威(民83)運用醫學治療與科技器材協助肢障者復健。特教園丁,第九卷,第一期,1-3頁。
廖雯玲(民85)腦性麻痺學童在教室常用之輔具。特教園丁,第十一卷,第四期,52-56-頁。
麥麗敏(民85)新編生理學。台北:永大書局。
樓迎統等(民85)實用生理學。台北:匯華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