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無限空間 > 網友旅遊經驗談 > Keins 旅人手記 > 東北篇 ∼ 青森˙弘前

Keins 旅人手記 東北篇 ∼ 青森˙弘前

文 / Keins

最近更新日期: 2001/07/31

如果看不到(プよアガ)括號中的日文字,
請先安裝櫻花輸入法(超級簡易安裝版)喲!


北海道的旅程結束了,
接下來是本州行的開始--東北
跟一般人去的地方稍有不同,
所造訪都市的是青森、盛岡、平泉和仙台

7/19 (三) 第12天

8:04函館--快速海峽2號--青森10:43
15:40青森--特急ろパウろ4號--弘前16:10

因為要趕早上八點的「小叮噹列車」--快速列車海峽號
因此一大早就起來了。
兩年前也來過這裡的二姐,曾經告訴我說這家YH靠海相當近,
果然如此--往電車站的反方向走沒多久就可以看到海邊了。
大概是因為附近有個漁港的關係,海風中充滿了漁港特有的味道。
我姐兩年前大概也是在同一個位置,感受同一種的感覺吧……
逐漸逼近的時間把我從回想之中拉回現在,該搭電車去車站了!

海峽號之所以被稱做「小叮噹列車」,
就是因為全車不論內外上下,都佈滿了小叮噹卡通的人物圖案,
內裝雖然不及特急列車的高級,
但是到處都是的小叮噹圖案,很有效的提昇了車內的氣氛。
仔細一瞄可以發現,有一節車廂除了當作販賣部以外,
還可以看小叮噹的卡通,待會過去一趟吧!

火車離開了函館,既然是快速列車,
速度就不及當時來函館搭的特急ゾコろベ,
不過這種慢慢前進的感覺也不錯,
搭多了Зみеみ北斗、ゾコろベ等等比較高級的火車,
偶爾回歸這種速度感,體會一下悠閒的氣氛也不錯!
開車後不久,車內播音傳過來了。
「咦?這不是小叮噹的聲音嗎?」
確實沒錯--既然是小叮噹列車,
當然一切都盡可能的「小叮噹化」啦!

跟Зみеみ北斗的感覺類似,
因為沿著海灣行進的時候,也有不少海景可看,
不同的是Зみеみ北斗是沿著較平坦的海岸行走,
海峽走的地方則比較陡一點,
但是跟台灣南迴鐵路的斷崖海景又不太一樣,
感覺上像是「在岬角上行走」,算是種很獨特的感覺吧!
通過木古內之後不久,
就準備進入長達53.85公里的青函隧道了。

以前看過Discovery的隧道工程節目和JR北海道雜誌,
知道青函隧道的深度是海平面下240公尺,
比最大水深140公尺還要再低100公尺。
因為青函聯絡船歷史中最慘重的「洞爺丸船難」
造成一千四百多人死亡,
經過這個教訓,才決定興建這條隧道。
更由於隧道必須橫斷多道斷層,無法使用重機具開挖,
因此只能用人工和爆破方式一點一點的向前挖,
歷經20年以上的時間才建好。
建完以後還得應付海水的滲透問題,
因此必須裝上抽水機,每天抽掉以萬噸計的海水。
不過有點諷刺的是:當時是為了鐵路運輸建隧道的,
因為1960年代有能力搭飛機的人不多;
但是1988年隧道建成的時候,搭乘飛機已經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旅行方式了,
卻得因此花下巨額經費和20年的時間,因而有不少人認為不值得建隧道。
不過依我來看是很值得啦--
以後建北海道新幹線的時候,也得用這條隧道
(本來的設計規格就是給新幹線用的,否則到時候還得開第二條隧道),
既然遲早要蓋,還是先蓋比較好一點!

因為隧道內感受不到外界的溫度變化,
隧道內98﹪的鐵軌用的是「無接縫鐵軌」,
台灣的新山線苗栗南邊有座隧道用的也是這種鐵軌。
這種鐵軌確實是比較省事,因為不用鋪石子和考慮鐵軌的膨脹,
但是我卻不太喜歡這種鐵軌。
雖然消除了車輪通過接縫時的列車輕微震盪,
但是行車時的聲音卻比正常鐵軌來的大,而且也比較刺耳。
新幹線雖然也常用這種軌道,
但是因為新幹線列車的行車聲音幾乎是0, 因此這沒有多大感覺。
現在換成JR的一般列車,噪音就變得很清楚,
加上隧道內的回音,說真的實在有點吵……

隧道內一片漆黑,
因為這班海峽2號有停兩個海底車站「吉岡海底」和「龍飛海底」,
因此必須40分鐘才能走完整個隧道。
既然如此,去剛剛發現的那節車廂看看吧!
想不到除了單純的販賣商品和電影以外,
還有小叮噹的可動機器人,那種樣子實在太可愛了!
趕快抄起照相機合照了一張,「啊∼實在太滿足了∼!」

車箱的前後各有一塊通過青函隧道情形的顯示板,
最後一個LED燈亮起之後不久,
列車終於重見天日,踏上了本州的大地。
四十多分鐘之後,列車到達終點--青森

我到青森來的重點並不是青森市內,
也不是為了祭典--
現在才七月中旬,青森最有名的「ゼヅギ
祭」日期是8/6~8/8,
好像我來得有點「不合時宜」的樣子,
不少地方的重要祭典、節日都是擦身而過,實在有點……
(這句話後來不幸的「全部應驗」,
廣島也是,長崎也是,還有一堆地方也都是……)
這次的目標全部集中在青森車站附近,
分別是跨海大橋ヤЗеу大樓,還有八甲田丸紀念館

青森港的跨海大橋正好跨越車站上空,
兩座大拱門看起來真的十分壯觀。
從其中一座拱門的橋塔,可以爬樓梯到橋上的人行道。
跟幾十公尺高的拱門相比,不論是人還是車,都顯得十分渺小了。

順著人行道走到與車站隔港相望的ヤЗеу大樓
這棟15層大樓的外型正好是個正三角形,
一二樓作為青森的旅遊觀光諮詢中心和特產品賣場,
14樓是展望台,15樓是360度旋轉餐廳。
從展望台一看,幾乎整個青森港區都一清二楚,
本來想說「該不會可以看到北海道吧?」
但是偏偏是陰天,
青森灣對面的下北半島山上已經是一層厚厚的雲霧,
更何況相隔更遠的北海道呢?

順著跨海大橋下面的木橋走回車站一側,
接下來才是今天的重頭戲--八甲田丸客輪,同時也是青函聯絡船紀念館
從1890年代開始,為了聯絡北海道和本州,
在青森和函館之間開航聯絡船,除了客運以外,也有貨運,
到後來甚至可以把火車直接開到船腹之中,
現在青森和函館都有保留列車用的碼頭,
之所以兩個車站都是折返式(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叫)的原因也正在此處:
因為繼續向前開就是碼頭了,
因此除非要上船,否則就得掉頭換邊了。

列車的登船口在船尾,八甲田丸這種大型聯絡船,
可以容納的列車數量至少有50節。
聯絡船在1988年隨著青函隧道的開通而功成身退,
服務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
其中遭逢過兩次慘重的災難--
一為1945年7/16的「津輕海峽大空襲」,
當時的12艘聯絡船中有10艘被擊沉;
另一個就是促使青函隧道興建的「洞爺丸船難」--
由於颱風來襲,造成5艘聯絡船沉沒,1430人死亡,
幾乎是「東方版的鐵達尼號」。
紀念館裡面保留了當時作為聯絡船的原樣,
包括駕駛台、客席和下層的列車艙、引擎室都可以入內參觀。
裡面極為清楚的記載了聯絡船百年來的詳盡歷史,
下到列車艙裡面,裡面還停放著幾節當時用的舊型火車,
仔細一看還會發現,
列車艙的甲板已經到了水線以下一兩公尺的部分!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津輕海峽文化展示區」,
看著大正、昭和初期人們的生活和離鄉背井的離愁,
感覺自己也有點被融入其中……

眼看已經下午三點多了,今天還要趕到弘前住YH呢!
趕快回到青森車站,
準備搭行經奧羽本線的特急列車ろパウろ4號,
前往距離青森約40公里的弘前。

在青森縣裡,
如果說青森是經濟中心的話,弘前就是文化中心了。
青森本身在戰爭中遭到空襲破壞的情形相當嚴重,大多都是戰後重建的,
因此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歷史性建築留下來。
相對的,弘前從17世紀開始就一直是這一帶的政治中心,
1611年建造的弘前城雖然因雷擊而被毀,現在看來依然雄偉。
不過很可惜的--我來弘前並不是為了這些,
主要的目的還是找YH住,玩的事情就留給下一次來的時候吧!
雖然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

搭公車到了YH附近,左找右找還是找不到,
看到旁邊的一面簡易地圖,找到附近的小巷裡,
「哦∼原來就在這裡∼」
這間YH的女主人精於馬術,曾經好幾次得過獎,
因此這間YH的特色之一就是有騎馬教學課程,
在日本算是少見的--
一般的特殊活動都是滑雪、溫泉、海邊遊玩居多。
一邊喝免費的咖啡,一邊看書,
這不是物質上的高級享受,但卻是精神上的高級享受……


[青森˙弘前相關連結]


>> 第13天 ∼ 弘前˙盛岡

Keins 旅人手記 | 網友旅遊經驗談 | 東京無限空間首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