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

城內舊時的範圍是城中區,即今之中正區。它的命名由來,係因光緒年間,劉銘傳將今中華路、忠孝西路、愛國西路和中山南路連接,築起四道堅固的臺北城牆,並在四方建了東、西、南、北和小南門四座城門,城門內便稱為城內。

劉銘傳為促使城內繁榮,除督促商人興建店舖,他還赴上海招商投資,更興築許多公共設施,如在東方出版社現地鑿井提供民眾飲水,還引進電燈、電話和自來水等西洋玩藝,曾使城內被冠以「小上海」之美譽。

日據時代的「城內」也在日人經營下,興建了不少建築,也為日人統治臺灣的歷史,清楚地紀錄下來!

館前路

站在一棟棟高聳的西式鋼筋大廈旁,望著館前路車水馬龍的忙碌景象,實難聞出一絲老街的「古」味。許多來往穿梭的行人,對於這條曾是清代城內第一條有店舖的「府後街」,那段百年前的歷史,更是渾然不知了。

延平南路

這條在清朝時代,因全臺的最大官衙建築─撫臺衙門和布政使司衙門,座落在該路上,而躍居顯赫地位。然而,由於政權的轉移,這段風光猶如曇花一現。

重慶南路

猶如童話故事「灰姑娘」般,重慶南路的百年歲月,從偏居一隅的千陌良田,搖身一變躍為全國政權權心,其間的轉折相當戲劇化。

博愛路

這條在光緒初年臺北城未興建之前,即已開闢的街道,本僅是城內通往大稻程的要道,但由於諸多地緣關係,使它在日據時代,深受日人青睞,非但成為城內最繁榮的商店街之一,更為該街沿線留下不少歷史性的建築物。

衡陽路

不隨時代、政權變遷,歷經百年而不衰的老街,衡陽路即為其中翹楚。

忠孝西路

忠孝西路路名,光復初期為「中正路」,後於民國五十九年更名為「忠孝西路」,由於位置居中,成為臺北市區域道路規劃的重要界分線,很多大路以它來界分東西路段。

長沙街

提起長沙街,常令人聯想到「家具街」。事實上,不僅在經濟活動佔有一席之地,靠近城內的一段附近,還曾是清代學術文化的重要據點之一。

襄陽路

襄陽路二段,那座希臘式建築的省立博物館,是臺北火車站正前方,最醒目的地標。而這棟莊嚴沈穩,華麗巧思的建築,卻是日人剝削城內漢人宗教信仰的依托─天后宮,而展現其帝國權威的「歷史」見證。

仁愛路

臺北東西向道路中,仁愛路是主要幹道之一。但由於該路開闢較晚,現在只有日據時代蓋的兩棟─一是為臺大醫學院二號館,另一座為位於仁愛路一段二十一號的東和寺。至今「拆留」未卜的殘留建築,為它刻下些許「老」的痕跡。

中山南路

光緒二十六年(一九零零),入主臺北城的日本人,為鏟除臺灣人歷史文化意識,和發展都市現代化,陸續拆毀清代時築建的四道城牆,闢了四條三線道路。中山南路,就是東門城牆遺址上誕生的道路。

凱達格蘭大道

早於清光緒初年建城時,因位於東門通道而稱為「東門街」的凱達格蘭大道,在清代諸多街道中,並不顯眼。但在日據時代,卻因該路上興建了一座豪華壯觀的「總督官邸」(今臺北賓館),而成為「舉足輕重」的街道。

忠孝東路

日據時代才闢建的忠孝東路,在老街中算是相當「年輕」,惟在政權遞變中,該路一段上,有二座歷史性建築物─監察院及行政院,使其在臺北市街道裡頗具「份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