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倒錯之治療與預後

臺北市立陽明醫院精神科 周勵志主任

本文獲作者同意轉載自「祥和社會」

從臨床工作中所接觸到的案例來分析,我們常覺察到性倒錯病人:

  1. 普遍缺乏正確的性知識,或有許多似是而非的性迷思;

  2. 在家庭中則缺乏健全的親子關係,可能也因而導致不成熟的人格發展,使得病人沒有足夠的社交技巧及循序漸進地培養親密關係的能力;

  3. 另外,也常常缺乏適切的壓力調適技巧,造成病人在面臨自己無法掌握的壓力時,就祇能訴諸性倒錯等的適應不良行為了!

針對這些特點,對於性倒錯病人的治療,主要是應用行為治療的技巧;不過行為治療的成敗關鍵往往決定於有適切的治療關係,與病人是否能夠確認自己行為上的過與不及?

因此,在性倒錯的治療過程中,當確定病人的診斷後,治療師必須透過下列四點幫助當事人建立接受治療的足夠意願:

  1. 充分維護病人的隱私權;

  2. 向病人解釋將如何協助其培養自我控制的能力;

  3. 不要讓病人有機會否認自己不是性倒錯病人;

  4. 借助適當的紙筆測驗工具與心理生理評估器材。

在這樣的基礎上,再仔細地去分析性倒錯行為的來龍去脈。因為性倒錯行為並非自無中生有,經常隨著一系列的行為或事件而產生,所以辨認出最初的事件或行為然是治療性倒錯行為的第一要務。等病人充分瞭解自己行為的成因且願意改變後,教導病人適切的行為改變技巧且協助病人有效地去應用。另外,在整個治療過程,適時適量地加上適當的藥物治療更能收事半功倍之功。

當然,在治療告一段落後對病人持續的追蹤輔導與關懷,以鞏固治療的效果,並時地協助病人處理生活中不斷會出現的壓力事件或挫折,更是一項划算的社會投資。

性倒錯的預後,也就是可能結果,則決定於下列因素:

  1. 發生性倒錯行為的年紀:越早發生,越有可能持續得久。

  2. 接受治療時的年紀:年紀越小,越有可能再犯。

  3. 性倒錯行為的頻率:頻率越高,造成認知扭曲的機會越高,再犯的機會也越高。

  4. 是否伴隨有焦慮或罪惡感?有的話,治療成功的機會也越高。

  5. 是否併用藥物或酒精?這些化學物質,因為能減少病人的焦慮和罪惡感,會影響當事人接受治療的意願。

  6. 生活環境中是否有人能夠幫忙監督?有的話,預後較佳。

  7. 病人是否也能有正常的性興奮?有的話,便能夠取代原來適應不良行為,可以避免再犯。

  8. 是否併有多重問題行為?問題越多預後越差。

  9. 病人區辨性行為適切與否的能力:區辨能力越好,預後也越好。

最後,大家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像處理其它的性問題一樣,性倒錯的根本之計當由教育層面著手;唯有符合現代潮流的性教育才能夠防範於未然,減少許多不要的社會成本的支出。

Last Update: 12Feb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