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帶回 night.zip
美國 / / min 導演:Patricia Rozema 演員: 特色:唯美浪漫 影展: 錄影帶:春暉
同性戀的道德命題--【夜幕低垂】
細微陰冷的春雨,冬天彷彿又回來了。
一個人看完早場的【夜幕低垂】後(後面還坐著三個同班同學哇哈哈)
第一個感覺就是:又是一個某位異性戀女性,經由同性戀女性「開導」後,
認清自身同性傾向情慾、進而追求「真正的愛情」的故事。
(想到【我的心裡只有妳沒有他】、【雙姝奇戀】了嗎?) 隱藏在這樣的劇情背後,更明顯的一個主題, 便是對(女)同性戀是否道德這個問題,所提出的質疑。 這一點,又和處理男同性戀議題的【神父】,有著些許類似了。 不過,Patricia Rozema 說故事的技巧,感覺上要來得比 Antonia Bird 簡鍊些, 處理兩位女主角戀愛的情節,雖不是很深刻, 但比【神父】中像極了瓊瑤小說的沙灘擁吻等鏡頭,要來得好一點。 這部影片也稍稍檢討了人類(不管是男人或女人)愛情的本質;透過(女) 同性戀這個當紅的議題,表現出一些愛情方面難以言喻、無法釐清的問題。 於神學院任教的 Camille,和同事兼情人 Martin 已經有三年的關係,卻遲遲不願結婚; 尤其在當上司欲升遷他倆、賦予崇高神職之際, 一再暗示他倆不應該過著有實無名的夫妻生活,Martin 也向她求婚, 卻都使得她更加徬徨。對 Camille 來說,她和 Martin 之間的愛情, 總有一些難以言喻的部份--或者說,Martin 沒有辦法使她的心靈獲得完全的滿足。 就在此刻, Camille 由於為了無緣無故死去的狗兒 Bob 傷心淚下, 因而邂逅了在馬戲團擔任魔術師的 Petra, 並受到 Petra 的引誘, 逐漸和她發展出一段同性戀情,也漸漸對自己的異性戀情和道德觀,愈來愈感到模糊; 此處,同性戀的道德命題很明顯地成為最重要的課題。 導演曖昧地把重點放在 Camille 心態的徬徨上,並未批判基督教的道德觀,這是略顯保守的一點。 同性戀的舉止,變成 Camille 挑戰正統的最大籌碼;另一方面,她卻又無法忍受自己這種舉動,被 Martin 發現, 本來口口聲聲要追隨 Petra 離開的她,在和 Martin 決裂後,卻又選擇了死亡……。 難道,對 Camille 來說, 反抗傳統,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竟是生命如此重大的事物…? …而嶄新的、屬於同性戀的生命,又非得在她幸運獲救之後,才能夠重新開始……? 在【夜幕低垂】中,文學性的比喻是極為顯而易見的;精緻的構圖、 加拿大冬日遼闊的美景、眩惑豔麗的燈光和道具運用,也使得這些隱含於劇情中的意涵, 有相當貼切而直接的表現。 寵物對人單純的愛情,遂行了 Camille 對自己本能愛情忠實的欲望, 因而放棄 Martin (人與人之間、複雜的愛情) ,選擇了 Petra (像動物一般、 單純的愛情, 不管階級地位身分性別); Petra 性感鮮艷的衣飾, 先是勾起 Camille 的潛在慾望,穿上它在牧師面前出現, 作為一種小小的叛逆象徵;而這種遊戲慢慢發展到後來, 使得她接納了 Petra 對她直言無諱的同性愛意,更發展至實質的肉體關係, 並因此和 Martin 決裂, 終至放棄神學院的教職、 加入馬戲團, 和Petra 一起過著浪跡天涯的日子。 馬戲團的詭譎神祕和豔麗, 是 Camille 自小出生於神職人員家庭無法得見的奇異幻境, 更直接投射了 Camille 所處、秩序嚴謹世界的完全相反層面; 進入馬戲團的 Camille,與其說是一個小心翼翼的探詢者,不如說更像誤闖一個不屬於自己的空間、 夢遊仙境的愛麗絲;來自這個幻境的 Petra,從最基本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 乃至性傾向,都和從小被訓練要服膺正統的 Camille 不一樣。 這些精緻的拍攝手法,當然可顯示出導演的用心,但我直覺卻有一點空洞的感覺。 這種感覺更多是來自 Camille 和 Petra 戀情發展過程的空虛。這部片從 Camille 和 Petra 的感情萌芽之初,即把 Camille 塑造成一個生活在重重道德束縛、 受盡壓抑的女人;而她對於 Petra,似乎只是亟欲尋找一個出匭的實驗對象, 一個不合常規的遊戲、 一個踰越的慾望。 而 Camille 脫離原本穩定有序的生活之後, 跟隨著Petra 和馬戲團浪跡天涯,是否便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她們對彼此的愛意,又能持續多久呢?會不會像其他庸俗的世間男女一般,分分合合呢…? 或者,同性之間圓滿甜蜜的愛情,正如那隻死而復生、從雪地爬出來的狗兒 Bob, 只是一筆充滿魔幻色彩、永遠不可能出現在現實中的理想夢境……? 還有一點就是,Petra 正巧身為屬於少數種族的黑人女性,終究還是隱射了同性戀的弱勢..? 這一點,不知道是否可以稱作導演的偏差心理;她先是把同性戀視為一種可議的道德問題來處理, 專注於同性戀情發展過程中,所可能遭逢的社會壓力; 這一點,和【我的心裡只有妳沒有他】、【雙姝奇戀】所面臨的問題,應該說是一樣的。 導演都質疑傳統,將同性戀為一種反抗傳統、離經叛道的命題;但是,沒有人想要深究, 為什麼傳統會反對同性戀。而同性戀者自身,也似乎只陷於「受迫害」的宿命, 口口聲聲宣稱自己的弱勢;當然,我不否認同性戀在現今的社會上, 確實面臨許許多多龐大的壓力,甚至是歧視;但若同性戀者在自我認知之中, 都無法走出這層陰影,又要怎樣指望別人給予他們平等的眼光呢……? 因此,反倒是【十種釣魚的方法】這種輕鬆小品的作風, 呈現出女同性戀者並不異於常人的日常生活,如同異性戀的男女同樣追求、被追求; 我個人覺得,對於促使一般人了解同性戀、將其視為一種可接受的正常性傾向, 毋寧是更為健康的。 1996/04/11, Jo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