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若有世間在家眾生,假如無男女擬求男女,觀世音亦滿其世間求子之願。三業虔誠,感應道交,便生智慧福德的男女。 世間法如是,出世亦然。所以觀音菩薩幫忙三乘人求定,求慧,以定慧莊嚴佛性;如方便品云:「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 生。」所以,若有三乘、五乘的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求男女得男女,求福得福,求慧得慧,求禪定得禪定,求三昧 得三昧,求辯才得辯才,求陀羅尼得陀羅尼。以如是等功德莊嚴佛性,故云福不唐捐。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 否?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 劫,不可窮盡。
此段是一乘菩薩境界。非唯三乘人是眾生,一乘菩薩也是眾生;功德未究竟,無明未盡之故。一乘菩薩如何修行呢?不 離從本垂跡,開跡顯本;開跡顯本就是上求佛道,從本垂跡就是下化眾生。「乘菩薩修行時,觀世音菩薩樂助其成。「若有 人受持」,此人是指一乘菩薩。因為一乘菩薩才可以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聲聞緣覺及權教菩薩皆未能做到;惟有 實教一乘菩薩才做到。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號,皆是從心地裡湧出;從心地湧出的就是恆河沙清淨功德。一個菩薩就 是一個功德,無量菩薩就是無量功德;從本垂跡,自性流出恆河沙清淨功德。恆河沙菩薩名字,名字就是功德;一個功德就 是一個菩薩名字,無量功德就是無量菩薩的名字。若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觀音菩薩名號就是本。從觀世音菩薩名號甚 深之本,然後湧出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的跡;開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的跡,顯出觀世音菩薩名字甚深之本。若無觀 世音菩薩名號為本,便無法湧出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跡!所以,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
所以,「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是故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號之福,與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之福,也是正等無 異;跡福和本福,是正等無異。所以,法華經文中,以釋迦牟尼佛甚深之本,垂無量地湧菩薩的跡;開地湧菩薩廣大之跡, 顯釋迦牟尼佛甚深之本。所以,一乘菩薩修行的本與跡是互為因緣;從本垂跡,度無量的眾生,開跡顯本,增菩提道,損無 明生,便能早成佛道。所以,念觀世音菩薩是本,開湧出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是跡;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之 跡,顯出觀世音菩薩甚深之本。所以本與跡雖殊,二人之福正等無異。
「盡形壽」即盡菩薩之形壽。盡形壽是跡,跡從本生,就是從「一時」之本。若無一時之本,何來盡形壽之跡?開盡形 壽之跡,顯出一時之本。從本垂跡,開跡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一時之福,與盡形壽之福,是正等無異。禮拜,供 養觀世音菩薩是本,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是跡。如果無禮拜供養之本,何來飲食、衣服、臥具 、醫藥供養之跡;故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之跡,能顯出禮拜供養之本。非禮拜供養之本,則無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 養之跡。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如是,跡之福,百千萬億劫不滅;本之福,亦百千萬億劫 不可窮盡。一時禮拜觀世音菩薩之本,其福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盡形壽供養之跡,其福也是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所以,此段文是觀世音菩薩助一乘菩薩;從本垂跡,湧出自性無量無邊恆河沙功德,開跡顯出受持觀世音菩薩甚深之 本。「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是跡,「復盡形供養」也是跡,「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也是跡;「一時禮 拜供養」就是本。上來之文是世尊解釋觀音菩薩能以種種方便,究竟利益六道群靈遠離生死苦,為三乘人開三顯一,復開跡 顯本,助一乘菩薩圓滿菩提。
例如:父母有福,有道德,就有千子萬孫。從父母之福,垂千子萬孫之跡;開千子萬孫之跡,顯出父母之本;這就是本 跡。再舉一個譬喻:蓮花為甚麼茂盛?因池深,池深蓮茂,開蓮茂之跡,顯出池深的本;從池深的本,顯出蓮茂之跡。所 以,一乘菩薩修行,從本垂跡來修行。因此釋迦牟尼佛從本垂跡,有無量地湧菩薩;開地湧菩薩之跡,顯出釋迦牟尼佛久遠 成佛之本。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菩薩的法身無相,無相就有威德神力;令眾生離六道苦,令眾生由三乘入一乘,令眾生從一乘開跡顯本,早成佛道。所 以,「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觀世音菩薩法身無相神力,能利益眾生;前已說。但如何從法身之本,垂應身之跡來利益眾生?法身是應身之本,應身 是法身之跡;跡多本一,法身只有一個,跡有無量無邊之多。法身無相,跡就有相;觀世音菩薩從無相法身之本,垂應身有 相之跡。觀音菩薩的應身云何遊此娑婆世界呢?如何對眾生說法呢?方便即權智,隨方取便就是權。現一個身或現無量身? 說一種法或說無量法呢?方便之力,其事云何?用何種身?說何種法?度眾生之事又如何呢?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你問得好。觀世音菩薩從法身而垂應身,應身有形相,幫忙眾生。待眾生善根成熟,觀音菩薩即現身來幫忙;如果眾生 善根未成熟,觀音菩薩不會現身。眾生善根未成熟,觀音菩薩現身,得不到利益;等於瓜未熟不可以摘,剛剛熟的時候,就 要摘。是以觀音菩薩度眾生亦復如是,善根未成熟,觀音菩薩不現身,現身無用;眾生善根成熟,觀音菩薩就現身說法。
一切國土眾生,皆需要聞佛法。眾生聞佛法,就能種善根,令善根增長。善根增長是眾生自力,種善根也是眾生自力; 菩薩不能代眾生種善根,菩薩亦不能令眾生善根增長。種善根由眾生自己種,善根增長亦要靠自己來長養。善根成熟,觀音 菩薩才來幫忙,令得悟道。觀音菩薩用權智來觀機,觀諸國土眾生之機,觀其善根及得度因緣;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用神力 來現佛身,以智慧說法,令聞法而悟道。因為眾生善根成熟,才能聞法悟道;如果善根未成熟,聞法也不能悟道。有多人 問:觀音菩薩為甚麼不現身?那就應問你自己:為甚麼善根未成熟?若善根成熟,不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亦會來幫忙。觀 音菩薩觀你應以何身得度,就現何身對你說法;你聞法就悟道。假如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善根成熟,觀音菩薩就現佛身成佛, 將來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為大眾說法,令無量無邊眾生悟道。假如只有一個眾生的善根成熟,觀音菩薩也能現化佛身,對 他說法,令他悟道。
所以龍華三會,眾生善根成熟,彌勒菩薩現佛身來度。第一會說法,九十六億人悟道;第二會說法,九十四億人悟道; 第三會說法,九十二億人悟道。彌勒菩薩現佛身來度眾生,因為眾生善根成熟,應以佛身而得度;所以彌勒菩薩即現佛身, 在龍華三會說法度無量眾生悟道。彌勒菩薩何故現在又不現佛身啊?彌勒菩薩知道現在眾生善根未成熟啊!樹上木瓜未熟, 摘下來吃,一入口就覺苦。如果熟呢?就甜。因此,應以佛身得度者,眾生善根成熟,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令 聞法悟道。菩薩想眾生悟道,不是想眾生繼續留戀生死;不是想眾生做大富翁,(大富翁享福享盡又會墮落);亦不是想眾 生生天,(天福享盡還是下墮);菩薩想眾生悟道,悟了道就解脫生死。因此,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令眾生悟道。迷時 就菩薩度,悟了就自度;菩薩說法令你悟道,得了道自己就識得修行。度自己成佛,也可以度他人成佛。所以,菩薩說法, 令我們悟道。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又有國土眾生,種了善根,精進修行,善根就會增長;再精進來修行,善根就會成熟。觀音菩薩見到這個眾生應以辟支 佛身方能度,現聲聞現緣覺身不能度,佛菩薩身也不能度,唯有辟支佛身方可以度;觀音菩薩即時現一個辟支佛身。用神力 來現身,用權智來鑑機,用智慧來說法;神力能夠現種種身,智慧能說種種法。這一個眾生善根成熟,一聞法就悟道。甚麼 叫做辟支佛?梵語辟支迦羅,此云獨覺,又名為緣覺;緣覺出有佛世,獨覺出無佛世。出無佛世都可以悟道,他獨宿孤峰, 春觀百花開,秋觀黃葉落,觀萬物生滅之理,悟無生之理,就悟道。出無佛世就名為獨覺,出有佛世就稱為緣覺。
緣覺親近佛,佛教他觀十二因緣。從無明緣行:甚麼叫無明?佛性不明,不明就迷失佛性,不明就動,一動就行。一動 不是善就是惡,善就是善行,惡就是惡行;所以無明緣行。行緣識:行是業,有業就有識;有人的業就有人的識,有天的業 就有天的識,餓鬼的業就有餓鬼的識,畜生的業就有畜生的識。例如,有狗的業就有狗的識;狗的識共人的識不同,人的識 聞到屎是臭,狗聞到屎是香。所以無明緣行、行緣識;行就屬業,業牽識走,走去投胎。如果有狗的業就投胎做狗,人的業 就牽去做人,男的業就拖你的識做男,女的業就拖你的識去做女;男女身屬於業報,業牽識走,就去投胎。識緣名色:一投 胎就有名色;識但有其名而無形體可見,故云名,父母精血和合,就名色。名與色合,七日就一變;七七四十九日,就成六 根。名色緣六入:六根入六塵,所以稱為六入。六根成就,一出胎就與六塵相觸。六入緣觸:與外景相觸。觸緣受:六根與 六塵相觸就有受,受就不離苦受、樂受。受緣愛:從受就生愛。愛緣取:由愛取境。取緣有:一取就作業,一作業就有種 子。有種子就有未來世,有生及老死苦。所以就有十二因緣。
佛如是教,行者就如是修。先觀無明。無明從那個地方來?不從東西南北來。無明從哪個地方去?亦不從東西南北去。 無明住在哪個地方?不住內外中間。這個無明來無來處,去無去處,住無住處;無明當體就即空。無明滅就行滅,行滅就識 滅,識滅就名色滅,名色滅就六入滅,六入滅就觸滅,觸滅就受滅,受滅就愛滅,愛滅就取滅,取滅就有滅,有滅就生滅, 生滅就老死、憂悲苦惱滅;解脫生死,證辟支佛果。所以,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觀音菩薩即以權智來鑑機,而知聲聞身、 梵王身、佛菩薩身也不能度這位眾生,而是應以辟支佛身而得度。故此,神力現辟支佛身,用智慧來說法,這位眾生聞法就 悟道。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十方國土眾生,若有善根成熟者,觀音菩薩用權智來鑑其根機。若應以聲聞身得度,觀音菩薩用神力現聲聞身,用智慧 說法,令聞法悟道。甚麼是聲聞?聲聞就是羅漢。羅漢聞佛音聲而悟道,悟四諦之理。第一就苦諦,此是苦,逼迫性。眾生 一聞到,相信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蔭熾盛皆是逼迫;逼迫就是苦。所以,先說苦諦,諦是真實不 虛也。苦的確是苦,不可以令樂。無人講生、老、病、死是樂,無人講怨憎會苦是樂,所以苦就是逼迫性。第二集諦,集就 是招感性;第三滅諦,滅可證性;第四道諦,道就可修性。此名為四諦,諦即諦實之理。苦從何來?從集來。集就是由煩惱 作業,招集感苦;所以集是招感性。道就是修行,道就是戒、定、慧。持戒清淨是無漏,不漏落生死,殺生就有漏,漏落生 死;持戒不殺生,不種有漏因,不漏落生死。修禪定成就便是無漏,不漏落生死。智慧具足亦是無漏,不漏落生死。有戒、 定、慧,就不起貪、瞋、痴。如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消滅煩惱,無煩惱就不作業,無業就無苦。苦又滅,煩惱又滅,業障 又滅,惑、業、苦俱滅;即是滅諦。生死煩惱滅盡就是涅槃。因此,聲聞人知苦就斷集,慕滅就修道。滅生死,滅煩惱,滅 業障,成阿羅漢,得滅諦涅槃。所以應以聲聞身得道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又有國土眾生,所種善根成熟。此等眾生與菩薩身不相應,用聲聞、緣覺身也不能度,唯有用梵王身才能得度;所以觀 音菩薩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用神力來現身,用智慧來說法,令他聞法悟道。甚麼是梵王身?四禪天中,初禪就是梵王。初 禪有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離欲得禪,梵行清淨。以梵德教天子,所以他本人稱為梵王;大梵天王蓋覆一四天 下。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
帝釋天是欲界天子。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中間是善見天,是帝釋天王所居。俗稱玉王大帝,佛教稱為帝釋天王。帝釋 天王修十善,十善功德所感,報在天上做帝釋天王。善男子,善根成熟時,觀音菩薩用權智,觀到應以帝釋身而得度;觀音 菩薩神力就現帝釋身,以智慧來說法,令他一聞法就悟道。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自在天身就是欲界最上第六層天。第六層天為他化自在天,他以五欲得大自在,他人化種種五欲供他享受;不勞自作, 故云他化自在天。十方國土有一眾生修行善根成熟,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觀音菩薩神力就現自在天身說法,令聞法悟道。過 去有個和尚,問寶壽和尚,甚麼叫做佛性?寶壽和尚話:「誰無啊?」那和尚就當了自己明白。後來首座和尚知道,就話: 「和尚講法,你會不會意啊?」「我會啦。」「作麼生會?」「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狗子有佛性,誰無佛性啊?所以和尚 講:『誰無?』」首座就話:「你錯解囉!你誤解啦!你未明白啊!」那麼,這個和尚又問啦:「首座和尚,你又點樣講 啦?」答:「你來問我。」呢個人拜三拜,長跪合掌:「請問首座和尚,如何是佛性啊?」首座和尚話:「誰有呢?」啊! 此和尚馬上就開悟。所以,說法是無一定。觀音菩薩說法令人悟道,或說三乘法,或說一乘法,或說人天法。悟了道後,無 三亦無一,無五亦無三;未悟道以前,有三,有五,有一。所以文中講觀音菩薩說法令人悟道,是無有定法可說。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大自在天身是色界極頂天。色究竟天,也就是四禪天。四禪有九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 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色究竟天即阿迦尼吒天,色界之頂天。色界之頂,就有一個大自在天王,騎白牛,執白 拂,三目六臂,一彈指頃就能周遊大千世界。他以禪定得自在,稱為大自在功德天。做佛事供天,此天王就有一份。若眾生 應以大自在天而得度者,觀音菩薩神力就現大自在天身說法,令聞法悟道。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天大將軍身即是韋馱菩薩,統領一切天兵;天上的兵都由他統領,所以稱為天大將軍身。觀音菩薩見到有眾生善根成 熟,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觀音菩薩以神力現天大將軍身說法,令聞法悟道。
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
須彌山腰高四萬二千由旬,東、南、西、北有四大天王護國安民: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 多聞天王。梵語毘沙門,此云多聞,就是北方天王。四大天王,以手托寶塔的北天王最為第一。每個天王都有九十一個孩 子。北天王有個孩子叫哪吒,哪吒就悟了道;割肉還母,削骨還父,現本來身,為父母說法,父母就悟道。孩子度父母好容 易度。釋迦牟尼佛度淨飯王悟道,證得阿那含果;度他母親摩耶夫人悟道,亦證阿那含果。孩子度父母最容易。
觀世音菩薩不是四大天王,他怎能現四大天王身呢?因為觀世音菩薩修行,證到如來清淨法身;法身無身亦無不身,能 現一切身。我們未能證法身,就不能現毗沙門身;觀世音菩薩證清淨法身,從法身而現毗沙門身。觀世音菩薩在常寂光淨 土,以權智來鑑眾生之機。有因無緣,未能悟道;善根屬因,諸佛菩薩助緣屬緣。例如世間草木,種子屬因,無太陽助緣, 花果不能成熟。眾生亦復如是,善根修行辦道屬因,還要靠菩薩的助緣;菩薩為說法,因緣具足就悟道。因此觀世音菩薩從 法身垂跡,垂種種跡,有時垂毗沙門身的跡,幫助眾生悟道。若有眾生應以毗沙門身得道者,觀音菩薩即現毗沙門身。神通 現身,智慧說法;現身說法,眾生聞法就悟道。所以觀音菩薩能幫一切修行人悟道。這個名為大慈與樂,與菩提之樂;悟道 就是菩提之樂。還有涅槃之樂,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菩提樂稱為覺法之樂,能覺一切法,得大法喜,無一法而不 知,無一法而不成就,更以法為身。凡夫可憐,以四大為身,四大調和就健康,四大不和就受病苦。諸佛菩薩不以四大為 身,以法為身,以慈悲喜捨法為身,以十力四無畏法為身,以八萬四千波羅密法為身。因此觀音菩薩法身能現毗沙門身而為 說法,幫助眾生悟道。
應以小王身得道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又有眾生善根成熟,應以小王身而得度,觀音菩薩對機,現小王身說法幫助悟道;故云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甚麼叫做 小王身呀?轉輪聖王是大王身,王四天下、王三天下、王二天下、王一南贍部洲的天下等,皆叫轉輪聖王。現在末法時候, 沒有轉輪聖王出世,祇有粟散王,粟散王就是小國之王;現在世界各國也是小王之國。觀音菩薩的法身也能現小王身,以小 王身助人悟道。清朝有個雍正皇,在皇宮裡辦一個禪堂,請全國大德高僧坐禪,條件好嚴格。禪堂門口掛一支寶劍,七日不 悟道就斫頭。如是一個七,二個七。第三個七,就有高僧悟道。這位大德就是高旻寺的開山祖,是雍正皇帝迫他開悟。這個 就是以小王身而為說法。
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長者,就是大富長者。釋迦牟尼佛時,有給孤獨長者,叫須達多,又有珊侯羅舍長者,還有好多長者。長者是有錢、有 名望、有道德、有學問,為大眾尊敬才可以稱長者。所以觀音菩薩看見眾生聞法修行,善根成熟,他把握時機,即現長者身 為其說法,聞法就悟道,悟出世間之道,證聲聞乘、緣覺、菩薩三乘之道。若開三乘顯一乘,就是開佛知見,見佛境界,蒙 如來受記作佛。成就一乘佛果有兩個條件:第一是成熟有情,第二是莊嚴佛土。莊嚴佛土將來成佛時,國土甚清淨;成熟有 情善根,將來成佛時,無量眾生來生其國。如極樂世界,就是由阿彌陀佛為接引一切眾生而莊嚴的。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居士不是出家眾,而是在家修行之士。佛法是平等的,出家也可以修行悟道,在家亦可以修行悟道。如果在家不能修行 悟道,佛法就不能稱平等;關鍵是悟與否,不論在家與出家。所以佛在世時,有位維摩居士病了,大眾向他問疾。他藉此因 緣,就演釋三乘法不及一佛乘,「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令三乘人轉入一乘,令聲聞緣覺回小向大。維摩居士是古佛再 來,是金粟如來現居士身,他亦知道以居士身得度者,應以居士身而為說法。中國亦有一個龐縕居士,他是湖南人,很有 錢,發心在家修行,常參善知識。先問石頭禪師:「不與萬法為侶是甚麼人?」未問完,石頭禪師就一手掩住他咀巴,他即 時就悟道。最後參馬祖,又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是甚麼人呀?」馬祖不掩他口,曰:「待你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你 道。」龐縕居士當下大徹大悟。他有偈讚曰:「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龐縕居士又度自己 親人,龐婆、龐女、他的孩子耕田皆悟道。有日龐縕曰:「修行好難:『難難難,十擔芝麻樹上攤。』」龐婆就話:「易易 易,百草頭上祖師意。」風吹草動,當下也是祖師意。草無執著,隨風而轉,或東或西。無我隨緣,能在百草頭上會得祖師 意。靈照女就說:「也不難,也不易,饑來吃飯,睏來眠。」睡畢自然醒,就是道;道在平常日用中,不認識就當面錯過。
龐縕悟道之後,以道為貴,不以金銀財寶為貴;他將所有錢財掉落湖南的湘江,叫女兒織竹笠來賣,叫孩子耕田。龐縕講: 「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欒頭,共說無生話。」所以全家都悟道。龐縕居士臨命終時候,有兩句話講得好好:「但願 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此兩句話我覺得好大受用。「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心空自然靈、虛則妙。 所以觀音菩薩見到眾生「以居士身得度者,即以居士身而為說法」。眾生善根成熟,一聞法就悟道;我們不能悟道,皆 是由善根未熟故。觀音菩薩是過來人,他知道眾生善根成熟未成熟,善根成熟時,即現身說法,如瓜熟蒂落。所以一切法都 從因緣而生,悟道亦是因緣,說法也是因緣,度眾生亦是因緣。
應以宰官身得道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宰官身是官員,做官也不礙修行,修行不礙做官。中國唐朝有位丞相名裴休,當了丞相,還念念求佛道。有一日,入到 佛堂,見到祖師畫像,就問:「真儀可觀,高僧何在?」知客師答不出來,裴休曰:「這裡莫有禪師麼?」知客師:「有一 位好似禪師。」「請他出來相見。」知客師帶黃檗禪師來。裴休丞相問:「壁上真儀可觀,但是高僧何在?」黃檗禪師大聲 叫:「裴休!」裴休大聲答:「啊!」師問:「何在?」裴休當下就悟。裴休丞相後來又親近溈山老人,幫他建叢林道場。 溈山老人叫丞相送子出家,他說送兒子出家是好事,但很難開口。後來送子出家路上聞鳥啼,裴休吟詩曰:「江南江北鷓鴣 啼,送子茫茫出虎溪,行到山窮水盡處,自然得個轉身時。」兒子出家後亦悟道,後為金山寺的開山祖法海禪師。楊大年宰 相亦悟道,李駙馬也悟道。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悟道就見性,。誰無佛性呢?撥開浮雲見月亮,撥開煩惱見佛性;煩惱蓋覆佛性。若能修行用功,將煩惱撥開,馬上見 性成佛;從本有的佛性,修行成佛。所以觀音菩薩觀眾生修行辦道,善根成熟,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婆羅門種是在印度才有,中國無。婆羅門是印度上等種族,他們的族例好嚴 格,十五歲出家,誦四韋陀經,四十歲就還俗,生兩個兒子,然後再出家。他們出家又非盡出家,在家又非盡在家。佛在世 時已有婆羅門種,即現在印度教徒。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觀音菩薩用權智鑑機,以神通現身,現婆羅門身,以智慧說法, 令他們聞法悟道。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佛門有四眾弟子,出家兩眾,在家兩眾。男子出家,受沙彌戒,名沙彌。沙彌戒有十條戒。十條戒是離六塵;初出家就 是離六塵之家,六塵之家離了,生死之家未曾離,所以如來教授比丘戒。比丘戒名為具足戒,具足如來清淨戒,不作生死之 業,無生死業就能證阿羅漢果;所以出家目的,就是了生死。了自己的生死,就稱為阿羅漢;願了別人生死,就稱為菩薩; 自度度他,覺行圓滿,自度亦圓,度他亦滿,那時便成佛。所以比丘是佛弟子,佛是覺滿,比丘是自覺,菩薩就是覺他,自 覺覺他,圓滿便成佛。觀音菩薩也現比丘身,在普陀山觀音菩薩現比丘身做飯頭。五百羅漢大鬧普陀,觀音菩薩煮飯,食到 他們飽;別的人煮飯他們不夠食,觀音菩薩煮飯羅漢就食不了。觀音菩薩在天台山又當過飯頭師。天台山有五百羅漢,五百 羅漢跟觀世音菩薩鬥法,五百羅漢說:「天台山是好,但欠一棟橋。」觀世音菩薩說:「天台山是好,但無寶塔。」五百羅 漢說:「你能一夜做一棟橋,我們就一夜做個寶塔。」這樣,觀世音菩薩就同五百羅漢比賽。五百羅漢顯神通,取了天台山 家家戶戶煙窗之磚拿來做寶塔。觀音菩薩做橋,用手一拉,石頭就拉長了,好似拉麵粉一樣,一剎那間就做成一座橋,便學 雞啼起來,五百羅漢就停手。那時寶塔頂還未做完,但觀音菩薩的石樑橋就做好,羅漢鬥輸了。菩薩度眾生有大功德,五百 羅漢度自己不度人,得小功德,所以小功德不及大功德。觀音菩薩在蘇州慕林寺又做過飯頭師,誦半卷金剛經,就令到范仲 俺宰相母親生天。
在清朝康熙皇帝的時候,北京有個西域寺。西域寺裡面,有個圓通和尚,又是觀音菩薩的化身。當時康熙皇帝要拜國 師,他拜迦那法師為國師。迦那法師前身為獅子,康熙皇帝是個羅漢轉世。羅漢的福好大,拜國師時,第一拜迦那法師就震 動;如果再拜,恐怕迦那法師的獅子尾都露了出來。圓通和尚知道,即時企在迦那法師後面加庇,又叫康麻子(康熙皇帝是 個麻子)拜多幾拜。皇帝說:「我拜國師,不關你的事啊!」,他拜完國師,就到西域寺裡面訪問圓通和尚。皇帝問:「圓 通和尚,你西域寺有幾多個和尚?」他答:「有無數咁多。」皇問:「我想來供齋。」和尚說:「你供不起呀!」康熙皇帝 話:「西域寺極其量有二千個和尚,我做二千個飽,一個和尚一個,供養你們出家人。」果然康熙皇帝做二千個飽,怕和尚 偷龍轉鳳,派御林軍守著門口,出一個和尚給一個飽。二千個飽派完,還有和尚出來。圓通和尚對皇帝講:「我說你供不 起。」這樣,康熙皇帝無面子,後來派人來查看,西域寺裡面梧桐樹葉,每一片梧桐葉掛一個飽,康熙皇帝就發脾氣說: 「寺中有這麼多飽,不用出外化食。」就封了寺的大前門。那麼圓通和尚就封了康熙皇帝的後門,他說:「你封我前門,我 封你後門。」圓通和尚封康熙皇帝的後門,康熙皇帝好辛苦,那康熙皇帝話:「好啦,好啦,請你快打開我的後門,我解你 們前門。」因此觀音菩薩現比丘身,圓通和尚就是比丘。有人說達摩祖師,也是觀音菩薩化身,將禪宗法傳到中國來;有人 說誌公禪師也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作梁武帝的師父。所以觀音菩薩應以比丘身得度,而現比丘身度之。
觀音菩薩又能現比丘尼身。有一位末山比丘尼,又有一位總持比丘尼。總持比丘尼度一指禪和尚悟道,所以比丘尼也可 以悟道。悟道就能了生死,未悟道以前有生死,一見道就無生死。迷就有生死,生死滅就見道。生死中有道,污泥中有蓮 花;生滅中見不生不滅,當下見道,所以稱為「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優婆塞、優婆夷是在家居士,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佛弟子。甚麼叫做優婆塞?男子皈依三寶,受了五戒(殺、盜、邪、 妄、酒),叫做優婆塞,此云親近侍奉三寶的男子。女子皈依三寶,受五戒稱為優婆夷。假如受四戒也是優婆塞。佛很慈 悲,不一定要受足五條戒,受三條、兩條都是優婆塞,都是在家親近三寶的男子。優婆夷是女子,在家信佛,皈依三寶又受 五戒,或者受三戒、四戒、兩條戒都是稱為優婆夷。他們搭的是鬘衣,所謂「善哉解脫服,砵叱禮懺衣,我今頂帶受,世世 不捨離。」優婆塞、優婆夷搭鬘衣,比丘、比丘尼搭的是袈裟。有五衣、七衣、大衣,還有一個砵,三衣一砵是出家相;在 家受了五戒,搭鬘衣就是在家相;這便是佛門四眾弟子。觀音菩薩皆能示現。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菩薩能現婦女身。在法華經裡面,有妙莊嚴王品。妙莊嚴王有個夫人,叫淨德夫人,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淨藏,一個叫 淨眼。他們三個皆是菩薩,淨藏、淨眼是藥王、藥上菩薩,淨德夫人是妙音菩薩。她與她兩個兒子共度妙莊嚴王見佛;妙莊 嚴王得見佛,就信佛學佛。這就是應以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度之。中國唐朝,是佛教黃金時代。但是黃河邊,有一 條鄉村,村民醉生夢死,貪求功名,不捨五欲,不聞佛法,不懂修行。觀音菩薩悲憫,化現一個少女來化度,手上拿著竹 籃,載著兩條鯉魚來賣。人人就問:「你這兩條鯉魚賣不賣?」少女答:「賣是賣,但有條件。」問:「甚麼條件呀?」少 女答:「買來放生就賣,買來食就不賣。」村民無善根,說:「買來放生,不如將錢掉落黃河裡好。」黃河出金絲鯉魚,買 來放生就無人買。一天、兩天、三天都無人來買。這兩條鯉魚也不死。青年男子覺得奇怪,他們說:「美女呀,你不如嫁 人?」她答:「我嫁人都有條件。」問:「甚麼條件呀?」她答:「我有一部經叫普門品,若果有人能一日內讀熟,我就嫁 給他。」這個美女就做老師,村內少年男子做學生。那知一夜有四十個人皆能背得流利爽脆。「這個美女應該歸我。」美女 說:「你們不要爭,我一個身不能嫁四十個人。我還有一部經,名金剛經,你們回去讀,一日能讀熟,我就嫁給他。」這樣 四十個男子就拿金剛經回去讀。金剛經有五千多個字,豎起床板晝夜來讀,天亮只有四個人背得到。他們說:「美女呀,我 們四個人都背熟金剛經,我們四人不爭,隨你嫁那一個。」美女說:「要我選擇不公平。我還有一部經,名妙法蓮花經,是 佛教的大乘經,成佛的經。讀法華經的人,將來個個都成佛。你們四個人拿回去,給三天時間,日夜來讀,如界那個讀熟我 就嫁他。」四個人又拿妙法蓮華經回去讀,讀了三日三夜,只得一個人讀熟,其人稱為馬郎。美女說:「今晚婚娶。」拜完 堂就洞房,一入房,美女就死了,而且臭爛有味。即埋在山坡。過了一個月,有持錫杖的老和尚來問:「我的妹妹到你們這 地方,現在何處?」「你妹妹是那個呀?」「賣鯉魚的少女。」「你妹妹已嫁給馬郎,做馬郎婦了,但是一拜完堂就死 了。」這個老和尚說:「死了都要看看。」馬郎用鋤頭將墳墓掘開,見到骨頭係黃金骨;黃金鎖骨是菩薩的身相。這個老和 尚對馬郎講:「你們這地方的人醉生夢死,不識修行,辜負自己本有的佛性;所以觀音菩薩來化度你們,教你們唸金剛經、 法華經,想你們成佛呀!你們大家要覺悟過來,不要辜負觀音菩薩一番心血。」那個老和尚將柱杖,把黃金鎖骨挑起來,騰 空而去。所以古人有一首偈,讚嘆這一件事:「窈窕風姿鬢倚斜,賒煞郎君念法華,一把骨頭挑去後,不知明月落誰家。」 不知道觀音菩薩又到那個地方度人,故名不知明月落誰家。馬郎感動,自己出家修行,終身受持妙法蓮華經,不久就悟道。 所以觀音菩薩好慈悲,現婦女身來度眾生。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童就是童真,善財童子就是童男身,善財童子是福城東人。文殊師利菩薩當時在福城東說法,五百個童子來聽法,五百 個童女也來聽法,五百個優婆塞又來聽法,五百個優婆夷也來聽法,個個都悟道。文殊菩薩對善財童子講:「你們悟道,發 菩提心,得如來的根本智而未得後得智。你們應該向南方參學,親近善知識,廣學差別智。」善財就向南方參學,親近了五 十三個善知識,後得智圓滿成就。所以善財童子二智圓滿,一生成佛。龍女是娑竭羅龍王的女兒,八歲就發菩提心,到靈山 會上聽法華經。用自己最愛的龍珠供佛,釋迦牟尼佛接受龍珠,龍珠價值娑婆世界,龍女對智積菩薩及舍利弗說:「我獻龍 珠,世尊納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龍女說:「以你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即時大眾遙見龍女,到南方無 垢世界,現男子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成等正覺,說法度眾生。所以童男修行亦容易,童女修行亦容易。龍女修行,八 歲成佛,善財修行,一生事辦,因此,觀世音菩薩也現童男童女身來度眾生。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這就是天龍八部,觀音菩薩亦能現;好像明鏡當臺,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山河大地來就山河大地現,日月星辰來就現 日月星辰。清淨明鏡空無一物,能現一切物。觀音菩薩法身是清淨,無身能現一切身,「應以天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 法」。天有二十八層天,六欲天有天王、天子、天女,觀音菩薩都能現。
「龍」,指龍王。龍王有四種:天龍王、海龍王、地龍王、守宮殿龍王。龍王是有福的,能及時行雨。龍王未除瞋心, 若除了瞋心,就不做龍;雖然有瞋心,但是龍王有福。龍吟致雨,龍王一吟,就落雨;落多少雨是奉帝釋天王之命。龍宮裡 有如來舍利,有藏經。所以,印度有龍樹菩薩,跑到龍宮裡看藏經、看華嚴經。上品華嚴,一個世界微塵數品;中品華嚴, 一四天下微塵數偈;下品華嚴經,十萬頌。龍樹菩薩將下品華嚴經從龍宮帶到人間來,就有八十卷華嚴經。龍王供養藏經, 所以龍王的福報好大。
第三講夜叉,夜叉稱為捷疾鬼。它是跑得很快的,比飛機還快;一剎那間繞四天下三匝。夜叉有地行夜叉、空行夜叉、 天行夜叉。人間比丘、比丘尼一白三羯磨受具足戒時,地行夜叉就歡喜讚嘆,空行夜叉繼續讚嘆,空行夜叉又對天行夜叉 講,天行夜叉又對四天王講;帝釋天王就歡喜,魔王聞到就憂愁。所以,比丘受具足戒時,魔王是很恐怖,恐怖比丘出生 死,又度無量眷屬出生死,魔王子孫就減少。所以比丘戒又稱為怖魔。
乾闥婆,此云香陰,以香為食,是帝釋天的樂神。帝釋享世間樂時,乾闥婆就奏音樂。
阿修羅稱為非天,有天之福,無天之德。無天之德,就喜歡鬥爭;鬥爭時,殺一個頭,就馬上再生一個頭。斷一隻手, 就再生一隻手。他們有福,所以打不死;有瞋心,所以歡喜鬥爭。
迦樓羅,此云大鵬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此云疑神,是帝釋天王的法樂神。帝釋天王想聞法,緊那羅就以音樂奏 出法音來,一乘法同三乘法都能奏出來。緊那羅頭上有一個角,眾人皆疑是人還是非人,所以,他就被稱為疑神。摩侯羅伽 稱為大腹神,他有五百由旬那麼長,麟甲上內有蟲,是大蟒蛇神;所有的蛇都以牠為王,是蛇王,故此名為摩侯羅伽。
「人非人等」,人就是指人類,四天下都是屬於人。非人就是龍王現人身,但牠不是人;鬼亦能現人身,也不是人;山 神亦能現人身,但是亦不是人;樹神能現人身,也不是人。南華寺年年都開戒,我受戒前一期戒,有一個樹神現了人身來受 戒。人家問他是那裡人?他說我是曲江縣人。問他姓甚麼?他說我姓張。問他幾多歲?他說四十歲。問他師父是誰?他答沒 有師父,也沒有名字。虛雲老和尚就改一個名給他,叫常辱。他日日掃地,少講話。他受了比丘戒後,就連人也不再見了。
第二年,老和尚入定,他就向老和尚索戒襟。老和尚問:「你住在那個地方?」「我住在山門口,與土地同居。」山門口有 個土地,旁邊有棵樟樹,有四十年歷史。所以這樹神現人身來受戒,但牠不是人。故云:「非人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 法」。法是平等的,不單是人天之師,而是一切眾生的師父。上來所說就是天龍八部,他們善根成熟時,觀音菩薩即現天龍 八部身而為說法,令他們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