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術
提到脊椎手術,許多患者都因一女藝人脊椎手術後下肢癱瘓而視為畏途。雖然已有嚴重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由於不正確的就醫訊息,忍痛跛行
。 因著科技的進步,手術器械的設計已經十分的精緻及專科化、再加上手術顯微鏡及特殊器材的輔助,對一位純熟的神經脊椎外科醫師而言,脊椎手術並沒有特殊的危險。
過去許多醫師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症,除非要到了有大小便失禁之虞時才需要手術,已經是不正確的觀念。相反的,應該在確定診斷後,經藥物及積極的復建治療情況沒有顯著的改善
時,就應儘速的尋求外科治療,以免造成嚴重及不可逆轉的神經病變。除了需避免延誤就醫時機外,手術的成敗與醫師的經驗也有絕對關係,必須慎選且是由脊椎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親自手術,當可預期手術成功
。 陳建良醫師在過去多來已成功完成數千例脊椎手術,接受手術的患者百分之九十五均
能康復或回到工作,其他的百分之五幾乎都因嚴重病變,
雖無法完全恢復,接受手術後也大都有進步。
目前台灣所有的醫療院所均採下列幾種以開刀手術方式來治療:內視鏡手術內視鏡腰椎間盤手術術
1.傳統手術 (Open
discectomy)
一般腰椎間盤手術
一定需全身麻醉,手術時視腰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及範圍,於背部做一個5-15公分長的切口,接著需撥開脊椎旁的肌肉並咬除部分的椎突、椎板等骨(如
下圖),
然後再將受壓擠的神經根及脊膜拉扯開來,並將突出的椎間盤切除。此法的優點是可以同時解決脊椎狹窄及脊椎關節病變造成的神經壓迫,因此目前仍廣泛使用。缺點是此手術對組織的侵犯頗大,經驗不足的醫師可能造成神經受傷,術後可能因神經根沾黏導致疼痛無法改善,更造成萬一需下一次手術的困難。
除了會在下背部留下一個五至十公分的疤痕外(如右上圖),同時因術後傷口疼痛無法下床,需插導尿管數日,並要住院五5至
7日。約需數週的休養期,而三個月內常需穿背架及避免劇烈運動(如右下圖)。除了害怕手術本身的危險外,手術後疼痛也是患者視為畏途的原因,術後常需數日臥床及接受嗎啡藥物疼痛控制。
傳統手術的另一個可能併發症是由於椎突、椎板甚至於椎關節因減壓手術咬除後,造成脊椎穩定度不足,椎體間距減少或脊椎滑脫造成神經壓迫等。
為了減少這類的問題發生,目前醫師常會建議同時做鈦合金椎體間支架固定融合術(cage
interbody fusion),或(及)鈦合金骨釘固定。
由於新的固定器材(鈦合金椎體間支架,或PEEK材質支架)的使用確實能減少上述的併發症的發生,
目前許多脊椎醫師均推薦此手術,但為了裝置固定器材手術的侵犯性更大,且手術恢復時間仍長,目前我們大都保留在嚴重椎間盤突出,或併有嚴重狹窄或有關節變形的患者。椎體間支架(一節椎間盤需
兩顆支架,約七萬元)或人工椎間盤(一節需數十萬元)等器材健保並不給付,需要的費用頗高。
2.腰椎顯微手術 (Lumbar
microdiscectomy)
對於單純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無合併脊椎狹窄等其他病變)利用手術顯微鏡可以使手術傷口縮小到3-4公分,並可減少椎板的咬除範圍。 術後數小時後或隔日就可下床,傷口疼痛明顯減少,住院的時間可以減少到
兩三日左右,除了上述的優點外,經由神經外科專用顯微鏡可以將神經高倍數放大,手術視野相當清晰,由有經驗的醫師執行根本不會將神經切斷,更不可能會造成癱瘓等後遺症。
缺點是:仍需全套如全身麻醉、插尿管等傳統手術的步驟,由於僅切除突出部分的椎間盤,復發的機率較高,在某些醫院手術復發的機率更是是非常的高。由於所進入椎間盤的方式與傳統手術相同,術後也有沾黏的問題
,若有復發再次手術的困難度將提高,因此需找有相當經驗的專業醫師,以減少復發的機率。另外此法並無法解決大多數國人因拖延造成的廣泛性椎間盤突出,或脊椎狹窄等問題。
最新手術
過去多年來至今我們除了致力於上述手術,更自民國88年首先引進並專精於一個完全改變傳統的手術方法--內視鏡椎間盤摘除手術(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從民國88年至今,陳建良醫師即專心於脊椎手術,且不斷的更新內視鏡手術器械,更首先使用更新一代的德國腰椎內視鏡系統,使手術可直接將突出的椎間盤切除。(內視鏡手術介紹於下頁)
陳建良醫師專精於脊椎手術,上述的各樣手術方式都可進行,會依患者個人的狀況選擇最好的方式,並親自執行手術。
觀看患者手術影片, 請點選影片1,快速網路請點清晰版1。或點影片2,快速網路請點清晰版2。
更多手術影片,
請點選影片3,
影片4。患者均同意公開影片
(要開喇叭)
。椎手術骨刺坐骨經痛神經壓迫腰椎手術骨刺手術腰痠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凸出症
|
一般椎間盤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