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 |
於浙江富陽出生,排行第三。 |
1899 |
郁父歿。 |
1904
|
入讀富陽縣立高等小學。 |
1910
|
入讀嘉興府中學,因路遠而轉入杭州府中學,與徐志摩為同級學生。 |
1911
|
武昌革命,省立學校停課,因而轉入一間教會學校。 |
1913 |
隨兄長郁曼陀到日本留學。進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並獲官費生資格。 |
1914 |
離開東京,考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 |
1917 |
由母親作主,與富陽大戶孫家小姐孫蘭坡(孫荃)訂婚。翌日即返日本。 同年入讀東京帝國大學經濟系。期間著代表作《沉淪》,哄動文壇。
(右圖為郁、孫及龍兒攝於1922,上海)
|
|
1920年6月 |
在家人催逼下回國履行結婚手續。 |
1921年9月 |
與郭沫若、張資平等人,成立創造社。應郭沫若之邀,回上海主編《創造季刊》。 |
1922
3月 |
回日本參加畢業考。後回國,到安慶法政專門學校任教。 |
1923
|
長子龍兒出生。同年2月,因受迫害而辭去安慶的教職。此年做文章四十多篇,郁氏自稱是「Most
Productive 的一年」。 |
1924 |
到北京大學任教。 |
1925 |
任武昌師範大學文科教授。 |
1926
|
南下廣州,主持創造社出版部廣州分部的工作,同時任教於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年中,龍兒夭折。年尾辭去教職返回上海整頓創造社總出版部。 |
1927 |
初晤王映霞,驚為天人,迅即陷入熱戀。
(右圖為王映霞,1930年,富春江畔)
|
|
1928年1月 |
與孫荃分居,並正式與王映霞結婚。
|
|
1930
|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列名為發起人。 |
1932 |
兩人意見不合,王映霞為爭取經營獨立的權利,與郁達夫簽訂
「版權贈與書」(右圖),風波始告平息。 |
|
1933 |
舉家遷至杭州官場弄「風雨茅廬」,期間曾遭魯迅勸阻,並寫成著名七律《阻郁達夫移家杭州》:
錢王登遐仍如在,伍相隨波不可尋。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滿蔽高琴。
墳壇冷落將軍岳,梅鶴凄涼處士林。
何似舉家遊曠遠,風波浩蕩足行吟。
|
1935 |
應福建省政府主席陳儀之邀,赴閩任省府參議、公報室主任。
(右圖為郁、王1934年冬攝於杭州西湖)
|
|
1938
|
日本侵華,郁達夫北上與王映霞母子撤至武漢。並因種種誤會,至王映霞離家出走,郁達夫更登出尋人啟事,成為文化界人士的話題。及後王要求郁再次登報澄清並簽訂「協議書」,事件始告平息。同年郁母在富陽淪陷後,活活餓死。 |
1939
|
偕同王映霞及兒子郁飛遠赴新加坡任《星洲日報》副刊《晨星》主編,王則編輯婦女版。期間郁王二人嫌隙增大;同年郁達夫將自己1936年至1938年間的詩詞作品選出二十則加注編成《毀家詩紀》,並寄給香港《大風》旬刊編輯陸丹林先生,更聲明不要稿費。《大風》旬刊周年特大號上把《毀家詩紀》發表出來,一時轟動國內外。《大風》再版四次,其他的刊物甚至國外的刊物也紛紛予以轉載或譯載。王映霞立即寫了兩篇文章《請看事實》和《一封長信的開始》並寄到《大風》雜誌,《大風》雜誌以「不袒護」為由予以公開發表。 |
1940 |
郁達夫與王映霞協議離婚,由星洲日報主編關楚璞作証,翌日王映霞即回國。
(右圖為二人之離婚書)
|
|
1941 |
新加坡告急,郁達夫託友人將兒子郁飛帶返國內,自己則仍主編英國情報部主辦的《華僑週報》,同時邂逅英國情報部華藉聯軍廣播員李筱瑛,同居達半年之久。及後李筱瑛隨情報部撒退。郁達夫則與「華僑抗敵委員會」中的一批文化人撤至印尼小島蘇門答臘。 |
1942 |
郁達夫蓄鬍子,學習印尼語,準備長期隱居於武吉丁宜。他化名趙廉,正式身份是商人,經營「趙豫記酒廠」。及後又因精通日語而被迫當日本憲兵通譯。期間暗中保護及營救不少抗日華僑及印尼群眾。 |
1943 |
為免日本人起疑心,與當地一名不識字,不會中國話的華藉女子何麗有結婚。郁達夫比何麗有年長二十八歲。 |
1944 |
何氏生一子,取名大雅。同年日本憲兵知悉郁達夫真正身份(抗日的中國進步作家),加強了對他的監視和控制。 |
1945 |
抗戰勝利後數天,郁達夫被日本憲兵帶至一處叢林內秘密槍殺,終年50歲。翌日,何氏誕下一女,依郁達夫遺言取名美蘭。 |
中國解放後,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抗日烈士。浙江富陽鸛山上有
一座「雙烈亭」,是當地人民為紀念郁達夫及其胞兄郁華而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