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到處開 調查顯示閒置情況嚴重
來源:《中國時報》1997.01.02最近更新日期:一九九七年一月四日
工業區的開發固然 "可能可以" 為當地帶來就業機會與整體經濟的成長, 但其開發的事先規劃與評估更是要審慎考慮。目前閒置的工業區不在少數,尤其沿海的幾處,如彰濱工業區等,都是在不當考量下的產物。 政府當局應該考量的, 是如何將這些已經開發了的工業區作好好的規劃再利用, 而不是一處不行,又另找一處; 更不是任憑各地行政首長的喜好 (如新竹市) 而任意地開發。
國家發展應有長遠而總體的計畫, 才不致浪費土地及百姓的血汗錢, 尤其目前台灣所計劃開發的工業區, 又多在環境敏感地帶。 "國發會" 毫無民意基礎, 卻可以為國家未來定訂方向, 由其議題便可以知道高官權貴在乎的是什麼!
台灣所缺乏的, 並不是更多的工業區, 而是更好的生活品質與更好的生態環境。
我想, 為政者不全然是白痴, 工業區的閒置如同房地的過度建設一般如出一轍, 他們也應該知道。 請市民鄉民多多思考, 在看似政府主導的開發案後, 是否已經蒙上官商勾結的影子? 在高度污染的工業之下, 得到利益的真是當地的百姓, 還是聯合炒作地皮的官員及後來更得暴利的財團, 在那麼多的事件過後, 大家應該有所省思。
以下是西雅圖酋長的一段話, 也許正可作為我們今日的處境, 我們是無奈的紅人, 正遭受圖利者白人的脅迫...
"...我們知道, 白人不能體會我們的想法。 他們就像夜晚到訪的異鄉客, 對大地予取予求, 每一吋大地對他們而言, 看來都是一樣的。 他們將大地視為敵人,一步一步地加以征服, 而非以兄弟之禮對待。 他無視於父祖的墳地, 他 剝奪了子孫的土地, 一點都不在乎祖先們的勞苦與後代生存的權力。 他對待他的故土及兄弟, 就如同綿羊與耀眼的 首飾一樣, 可以隨意地買賣與掠奪。 他的貪婪將毀滅大地, 而最後留下來的, 將只是一片荒蕪。..."
茆世民
【記者呂紹煒調查採訪】台灣需要這麼多的工業區嗎?
為了因應產業發展需要, 政府與民間都不斷開闢工業區, 計劃中要開闢的工業區面積已超過五萬公頃以上, 是過去四十年來開闢工業區土地面積的兩倍以上, 但由官方的調查顯示, 許多工業區土地閒置情況嚴重, 利用率偏低, 尤其目前多數工業區開發都位於環境敏感地區, 官員與學者都認為有關單位應正視工業區開發問題, 以免盲目開發後, 使社會付出龐大的成本, 又無法達到提振工業的目的, 環保署則表明未來除了濱南工業區外, 其餘位於環境敏感地區的工業區開發案將一律不准, 但是否作得到則仍令人懷疑。
根據內政部的調查, 都市計劃區內的工業區土地, 利用率都偏低, 許多地區的利用率尚不到三成, 而工業局清查工業區土地利用後, 亦發現不少廠商購買土地後未實際投資設廠, 而計劃將這些土地強制收回, 部份土地甚至閒置了十年以上。
經建會部門處長胡仲英就指出, 工業區土地的確存在著相當嚴重的閒置問題, 尤其在近年國內許多中小企業紛紛外移後, 情況可能更嚴重。 胡仲英指出, 如單純以從事製造業, 降低投資成本的觀點來看, 工業區土地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只租不售, 但這種方式在國內似乎很難被接受, 一方面可能是傳統上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影響, 另一方面廠商購買工業區土地, 亦不無著眼於其增值潛力上, 否則以一個一億元的投資案, 就有四、五千萬元用在土地投資上, 是非常不合理的成本結構。
此外工業區內土地非法利用情況亦相當嚴重, 經建會副主委劉玉山指出, 工業區土地利用率低, 這個數字除了反映廠商進駐率不高外, 也可能代表許多土地已被移作商業、 或住宅之用, 這種情況在越接近都市的地區越明顯。
曾擔任過內政部都委會委員的中研院經研所研究員楊重信則認為工業區土地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政府嚴重扭曲了市場, 為了獎勵產業, 以開發成本出售土地, 價格比市價便宜不少, 不但增值空間大, 且可作為企業抵押借款的工具, 因此企業對工業區土地的需要, 自然時常提出超乎其真正需求的面積, 因而導致工業區土地利用率偏低。
但在工業區土地利用率仍偏低的情況下, 政府計劃開闢及民間主動申請開闢的工業區卻不斷增加, 由數百公頃到數千公頃, 甚至上萬公頃的工業區都有, 為了取得低廉的土地, 這些規劃中的工業區幾乎全部位於所謂的環境敏感地區, 楊重信形容這種「上山下海」的開發方式, 對環境生態的破壞相當嚴重。
一般外界熟知的如關西、 苗栗的工業區, 起點在山坡地, 其中關西機械工業區日前才在爭議聲中通過環境影響評估; 至於下海的則更多, 幾乎整個西海岸都有開闢計劃, 由香山工業區、 離島工業區、 東石工業區、 到六輕、 濱南工業區, 這些多是石化、 基礎工業區, 而為了加速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政府規劃中的所謂智慧園區, 更多達十五個以上, 由南而北都有, 未來是否有如此龐大的需求, 是一個大問題。
經建會官員指出, 工業區的開發由規劃、 設計、 編定、 土地變更、 環境影響評估到最後的正式動工, 至少要四、 五年以上, 因此工業區規劃主要是為因應未來的需求, 但對工業區土地的需求量一直缺乏可信的估算, 因此未來很可能出現供過於求, 尤其目前許多開發案都位於環境敏感地區, 一旦開發後就永遠不能復原。
一名環保署官員亦指出, 嘉義縣政府因外傘頂洲逐漸消失, 擔心使海岸失去屏障而提出在東石地區大規模的填海造地計劃, 計劃中將開闢三千多公頃的工業區, 但學界一直有人懷疑外傘頂洲的逐漸消失, 與雲林六輕的大規模填海造陸, 改變海流與水文, 才使外傘頂洲無法得到足夠的積沙而逐漸消失, 雖然尚無法驗證此說法的正確性, 但生態間的平衡與關聯, 卻應使國人在進行大規模改變生態環境的計劃時, 採更審慎的態度。 官員強調, 如果付出生態環境的代價, 卻因工業區土地已供過於求而無法發揮效益, 不但使投入開發的資源浪費, 更使生態環境永遠破壞。
經建會也指出, 過去台灣地區完成的工業區面積有二萬四千多公頃, 但計劃中由政府或民間規劃的工業區面積卻超過五萬公頃, 且數字仍在增加中, 國內是否需要如此龐大的工業區, 相當令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