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 vs. 泣血,東方白鸛被謀殺

最近更新日期:一九九九年一月十八日


東方白鸛撞機雙亡 航班逃過逼劫

自由時報

  東方白鸛 關渡電塔築巢 撞機雙亡 航班逃過一劫
  鳥擊事件之憾 保育飛禽又少一對
    鳥擊事件之幸 未釀空難人機平安

   【記者蘇宇暉/台北報導】國內生態保育工作新年傳出一大憾事! 去年五月間因為在關渡平原台電高壓電塔上築巢而引起國內愛鳥人士普遍注意的一對珍貴保育鳥類「東方白鸛」, 月前疑因與台北松山機場一架起飛的遠東航空噴射客機發生嚴重撞擊而死亡, 民航局和鳥類保護團體雖為這兩隻國際珍貴鳥種「抱憾」, 但也為這起歷來最嚴重的鳥擊事件感到「慶幸」,因為民航機與這種翼展長達兩公尺以上、 體態壯碩的鳥類撞擊而未發生空難,屬於不幸中的大幸。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松山機場長年都有鴿群和大型鳥類飛翔、盤踞, 航空器又屢有鳥擊事件報告傳出,民航局目前已不得不懷疑, 前年十月十日空軍一架C一三O運輸機在松山機場跑道旁墜毀,造成多名官兵罹難一事, 就可能與「鳥擊事件」有重大關係。

  去年五月間一對俗稱「送子鳥」的東方白鸛,因為選擇在淡水竹圍一座台電高壓電塔築巢, 而聲名大噪。根據鳥友們表示,這對原來只在東北亞和大陸東北地區繁殖,大約是在三年前過境台灣, 準備前往大陸華南地區過冬時,可能因為迷航,而意外留在台灣定居、並且繁殖。 由於這對夫妻鳥當時選在危險性相當高的高壓電塔築巢,還引起台電公司人員要不要將其巢穴移除的爭議。

  由於東方白鸛名列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中第一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當時並有鳥類專家指出,如果這對東方白鸛能在亞熱帶地區的台灣自然繁殖, 將是全世界動物學界矚目的大事。因此後來國內保護鳥類團體就一直密切注意這兩隻東方白鸛的動態。 不過,到了十一月底,愛鳥人士就一直未再發現牠們的行蹤,當時大家都以為這兩隻鳥已遷徙離開台灣。

  不料,一個月後,民航局一名官員卻聽說松山機場消防隊曾經在十一月卅日, 目睹兩隻大鳥與一架起飛的遠航班機發生撞擊,當時其中一隻被翼尖削成兩截,血肉模糊, 一隻則被發動機外緣打中,掉在跑道旁,已氣絕身亡,而消防隊當時把這一隻死鳥攜回拍照後, 即予以丟棄到垃圾場。當時,所有人還很慶幸這兩隻體型超大的鳥類未被吸入發動機內,否則該機一定墜毀。

  後來這名具有鳥類釋放員身分的官員,向消防隊調出照片一看「差點沒有昏倒」, 因為照片中的鳥類就是東方白鸛,大家才知道這兩隻鳥的特殊身分。由於時隔已一個月, 加上屍骨無存,經過仔細搜索,才在跑道旁找到三根東方白鸛僅存的羽毛。

  中華鳥會昨天表示,從照片上來看已大致可以確認,死亡的的確是東方白鸛, 但沒有確實證據足以證明是在關渡平原築巢的那兩隻。而鳥會也說,珍稀鳥類在台灣成為「機下亡魂」, 的確是保育界的一大憾事。


【期待 vs. 泣血,東方白鸛被謀殺】

台北鳥會對於「東方白鸛死亡事件」之疑惑

  今日(八十八年1月15日)自由時報第八版發布「東方白鸛/關渡電塔築巢/撞機雙亡/航班逃過一劫」新聞。 本會沉慟在此發表數點意見,請公斷查明。

  1. 對於野生動物撞機身亡,主管機關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僅在數日前接獲一紙說明的公文, 內容為鳥類屍體已經血肉糢糊,僅餘數根羽毛交學術單位備查檢驗中。但相較今日報端照片, 宛如展示狩獵後成果般,除了幾根飛羽受損外,仍可辨識出其為東方白鸛的特徵,並無所謂血肉糢糊之狀。 另外此事件發生於去年11月底,如報上刊出民航局所稱,鳥類已被撞的血肉糢糊,卻有照片明顯可見其完整性, 且延至今日才發布消息,我們認為其中有疑點待查。是傷處可驗證出死亡原因而滅屍嗎?還是私人有意收藏珍貴鳥類骨骼、標本而不予交出。
  2. 另如不論鳥類與飛安的關係,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的規定,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死亡時,應由獸醫師出具解剖書, 詳細說明死亡原因,並送交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備查。有關此次事件,我們認為航管單位在處理上有些疏漏。
  3. 東方白鸛在去年於關渡平原附近的電塔築巢,此消息經媒體披露,受到國內及國際間鳥類及生態保育人士的重視, 後雖因故沒有繁殖成功,但我們仍以自然法則等待牠,今年能再度築巢,或能成功繁衍後代。如是人為射殺,為飛安則無話可說;若是另有他圖,乃為謀殺。
  4. 今日自由時報報導,謂兩隻東方白鸛於松山機場撞機身亡。審閱報紙發布之消息,我們認為應進一步追查其死因, 並將其調查結果公諸於世,如此方能讓世人了解機場飛安重要與鳥類的生存是不違背的,不得以「鳥重要、還是人重要」為藉口,在其中混淆社會視聽。
  最後我們建議民航局坦然說明本事件處理細則,並建立野生動物在航站環境中或造成飛安事件的處理模式,為國內生態保育工作作表率。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 馮 雙


東方白鸛小檔案

自由時報

  珍稀東方白鸛 全球兩千餘隻

  來台三年多,去年底疑因與飛機撞擊而死亡的國際珍稀鳥類「東方白鸛」(Oriental White Stork), 學名叫做(Ciconia Boyciana Swinhoe),屬於珍稀且瀕臨絕種的大型鳥類, 目前在全世界僅餘三千多隻,重要性與台灣西部沿海出現的黑面琵鷺,幾可等量齊觀。

  東方白鸛的嘴粗厚、長而尖、鳥喙呈黑色,棲息時身體前半部為白色、後半部為黑色, 前頸下有蓬鬆的羽飾,成鳥可達一百一十公分高,翼展長達二百公分, 目前除了名列瀕臨危險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瀕臨絕種鳥類紅皮書外, 也是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第一級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在國際鳥界赫赫有名。

  鳥類專家指出,東方白鸛的原產地和繁殖區主要位在西伯利亞東南部和中國東北方; 冬季則在中國東南方和南方度過。也有少數會停留在韓國或日本,過去雖在日、韓都有殖成功的紀錄, 惜因濫捕而絕跡。而牠們均以鳥巢特大而出名,巢的直徑可達七十五到一百公分, 通常都在沼澤、河口和濕地出現,過去在蘭陽溪口、新竹香山、大肚溪都有鳥友發現牠們的行蹤。

  東方白鸛的主食,係以魚、貝、兩棲和甲殼類為主,去年在關渡平原出現的兩隻白鸛被發現的過程, 也相當意外,有一天在高壓電塔上巢內的枯枝落下,造成高壓電線跳電,才讓台電公司維修人員意外察覺行蹤。

記者蘇宇暉

中華鳥會 新竹市野鳥學會 大自然野趣專賣店

[生態報導][最新資料]
[回自然小徑首頁] [最新資料] [資訊站] [回饋與建議]

(C)opyright 1999 by Shih-Min Mao, All Rights Reserved.
建立日期:一九九九年一月九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