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的十大守則最近更新日期:一九九六年十月十八日
哇塞! 觀鳥也有十大守則啊, 好不容易不用背青年守則、 教戰守則, 想不到現在想賞個鳥也要這樣, 別騙人了啦!
沒錯! 就如同其他的休閒或運動一樣, 觀鳥也許不用花費太多的體力, 也不致於和鳥友有肢體的接觸衝突; 但是, 謹記人類的任何活動, 對鳥類而言多少會產生某種呈度的影響, 因此我們常可以在賞鳥手冊中看到叮嚀鳥友的提醒, 目的就是希望鳥人們不要因愛牠們反而害了牠們。
其實, 這些守則都是很容易做到的, 將心比心, 您就會明白這些守則的道理。 以下的十大守則, 來自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所編製的 「觀鳥、觀心、觀自然」 小冊子, 為什麼要遵守呢? 請您參考守則下的說明。
一、 賞自然界中野生鳥類, 不賞籠中鳥。 籠中鳥的來源有三: 台灣本土的鳥類、 進口的鳥類、 及人工飼養繁殖的鳥類。 無論牠們的來源為何, 在捕捉、 飼養或運送的過程中, 都將造成鳥類的不適與死亡, 而且比例甚高, 最後擺到鳥籠的一隻鳥, 可能是犧牲數十隻鳥後的幸存者! 因此, 不賞籠中鳥, 自然能減少鳥類被獵捕及虐待的壓力。
二、 不飼養野生鳥類或放生進口鳥類, 以免破壞鳥類生態平衡。 野生鳥類野生族群減少將形成絕種壓力, 放生的進口鳥類若能存活, 則可能與本地鳥類競爭食物及棲地, 破壞本地鳥類生態平衡。 而放生鳥類, 在捕捉運送中, 勢必造成大量傷害, 若為進口鳥類, 則可能因環境適應不良而死亡, 因此, 放生其實是殺生, 罪過罪過。
三、 遇鳥類進行築巢或育雛,切記「只可遠觀不可近看」的原則,保持適當距離觀賞。 當親鳥受到外在的干擾時,親鳥可能因而棄巢、 致使幼雛死亡。 親鳥這樣的行為反應出受到驚嚇與自身的不安全感, 雖然不是每一種鳥都如此, 但如果因為自已的好奇心, 而可能傷害了一窩小鳥, 想必是大家都不願見到的事。
四、 拍攝野生鳥類, 應採自然光, 不可使用閃光燈, 以免驚嚇牠們。 烏雲下可預期的閃電都可使我們震驚, 想想看在風和月麗的夜晚, 突然而來的閃光燈, 對鳥類而言豈不同於「晴天霹靂」。
五、 有些鳥類, 生性害羞, 隱密不易觀察, 不可使用不當方法引誘其現身。 在野外觀鳥, 尤其在山上的密林與草叢中時, 常可聞鳥聲而不見鳥蹤,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靜下來, 多聽聽牠們的鳴唱, 如果牠們覺得安全, 自然會現身出來。 如果牠們不出來, 表示有所顧忌或習慣使然, 這時請不要用趕的或引誘的方式, 這種行為不但造成野鳥們的驚嚇, 也可能因此舉動, 失去鳥蹤。 觀察自然, 請多用一點耐心與關心。
六、 不可過份追逐野生鳥類。 有些鳥類可能因為氣候因素、 體能問題或在遷徒途中, 暫時在某一地區休息。 如果為了看清楚牠們而過份地追逐, 可能致使牠們體能用盡而亡。 請記得鳥類的新陳代謝遠比人類來得快, 牠們跟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可是很累的事。
七、 發現特別鳥種的棲地或育雛時, 請「守口如瓶」。 這是一件很重要又很難決擇的事。 發現特別鳥種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基於好東西和好朋友分享的原則, 另一方面也是自我 "肯定" 的表現, 很少人會守口如瓶的。 但是, 即使您告訢都是觀鳥的人, 由於知道的人多了, 必然干擾野鳥的生活。 好的情況是牠們另覓巢居, 壞的情形則可能導致巢區曝光而被掠食動物 (包括人類) 殺害。 另一種情況是當這個區域面臨到人為開發的壓力時, 如果證明是特別鳥種的重要棲地, 該告訴旁人, 或是守口如瓶? 這時, 請您將您的發現告知各地鳥會或保育機構, 他們會處理這些事情。
八、 一群賞鳥者共同活動時, 請遵守領隊的指導。 領隊由於經驗豐富, 或做過事先的探勘, 對當地環境有一定的嘹解, 聽從領隊的說明, 較不會影響鳥類的生息。
九、 不可為了便於觀察或攝影, 隨意攀折花木, 破壞野鳥棲地及附近植被生態。 因攝影者或觀察者的漫不經心, 或是對生態的無知, 經常造成很大的遺憾。 我們不止一次聽到某些攝影者為了取得較好的鏡頭, 不惜折斷鳥巢附近的樹枝, 也許拍到的是一張清晰的相片, 但同時卻破壞了鳥巢原本良好的隱蔽性, 使得幼鳥或蛋因而無情地被奪去生命。 對於這樣拍得的照片, 我們應該唾棄。
十、 請尊重鳥類的生存權, 不要採集鳥蛋、 捕捉野鳥。 每一類物種都有其學術及業餘兩方面的研究或觀察, 對於賞鳥人而言, 採集鳥蛋或捕捉野鳥可能是一種潛在的欲望, 但請銘記在心, 「愛牠, 就讓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