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此乃形無間。

一人之形,遍滿地獄;多人之形:亦滿地獄。此人在世,所作之罪,事雖不廣,惡心遍布,惡遍法界;所以死後受苦, 其形亦遍滿地獄。

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饑吞鐵丸。渴飲鐵 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此乃苦具無間。

此人在世,無惡不作,故感眾苦盡受,故名「苦具無間」。先受鐵叉刺其咽喉;次受鐵棒打裘其身;又受鐵鷹噉其眼 目;又受鐵蛇纏匝頸項;又受鐵狼噉其血肉;又被鐵狗嚌其心肺。落鐵碓地獄,全身粉碎;落鐵磨地獄,整體糜爛;落鐵鋸 地獄,從頭解至足;落鐵鑿地獄,千銳劖其軀。或用鐵刀剉頭、或用利斧斫腰、或下油鑊、或下滾湯。掛鐵網而焚燒、被鐵 繩緊縛、駕鐵驢而撲殺、驅鐵馬而踏死。用生鐵革絡其首;用熱鐵汁澆其身。汝說饑餓,令吞熱鐵丸;汝說口渴,令飲熱鐵 汁。地獄苦具,無一而不受,受復再受,從年至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

此乃果無間。

「不論汝是男是女,但作地獄之罪,即受無間之報」;中國四埵:西曰羌、北曰胡、東叫夷、南叫狄,但作此罪,即入 無間受苦;或老人、或幼兒,乃至位高尊貴之人、貧窮下賤之輩,曾作此罪,即受此報;龍王、諸天、諸神、諸鬼,命終業 熟,亦入無間。總而言之,八識心田,曾有此罪,行業成熟,悉同受報,故稱「無間」。

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 故稱無間。

此乃命無間。

無間地獄一日一夜,等於閻浮提六十小劫。地獄一日一夜,就有一萬次生死;死而復生,生而復死,生死相連,無一念 間斷而不受苦者,故名「命無間」。「除非業盡,方得出離,別處受生」。若業盡時,閻羅即呼罪人來前告曰:『若非怨, 今汝可去。當為人作子、當孝順、當事長輩、當畏國法、當承事沙門道人,端心、端口、端身,得阿羅漢者,諸泥犁道,皆 為閉塞,皆無汝份,好去。』於是從泥犁出者,皆生善道。

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

地藏白聖母:「無間地獄,粗說大概如是。若詳細廣說,地獄罪器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因地獄眾生,其罪甚 多,且各各不同,循業發現,果報千差萬別,難以盡說。

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此經家敘述聖母聞地獄事,愁罪人受苦靡窮,憂己力救援未逮,唯有合掌致敬,頂禮而退。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此品乃眾生作業受苦感佛出世之文。

法華經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觀此文,則 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是佛子,皆可成佛,所以如來發願而度脫之。如來度眾生,度眾生之苦而已;眾生若無一切苦, 便是佛。所以眾生有苦,感佛出世;眾生若無苦,如來不出世。如來出世,為救眾生之苦故。眾生苦,是能感;如來大悲, 是所感。眾生之苦,感佛菩薩出世,故名眾生業感品。

經云:『淨法界身,本無出入,大悲願力,示現受生。』法身清淨,猶如虛空,無出無入;大悲願力,為救眾生,無出 而出。故世間有佛菩薩:釋迦降跡迦毘羅國,金地藏示生新羅王家,皆是眾生受苦,感佛菩薩出世救度。

佛菩薩何故降生南閻浮提?因此土眾生,其性剛強,作業受苦特別多,所以釋迦、地藏皆降此土。譬如父母多諸兒女, 一兒病重,必獲父母偏憐、愛護而親近之故,名閻浮眾生業感品。

閻浮提是樹名。此土之北,有一大樹王,其果汁染沙成金,號勝金。其樹影上染月宮,故得染污之名;例此土眾生多被 煩惱所染,受苦極重。苦重先救,感佛出世。此品說地藏為救母苦,普及一切,感發大願之文也。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 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已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爾時」者,佛母聞地獄事畢之時。地藏菩薩即白佛言:「世尊啊!我學佛學成功,而證得如來神力。以如來神力故, 就能大悲拔苦,將一身分為無量身,分身到眾生作業受報極苦之地獄去救度。

「假如不是佛慈悲勉勵我,即不能作如是變化——變一為多,化而復化——以幻化之身,到地獄去度眾生啊!」大智度 論云:『諸菩薩修苦行事,難辦難成。』佛安慰言:『無得疲厭,當勤精進,行是十力,當得無量果報。』這段文說一切菩 薩修一切難行苦行,極其艱辛,佛是過來人,知道過此難關,便得無量神力,因此勉勵菩薩莫退,勇猛向前。所謂:『百尺 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所以修行在最困難之時,必須善知識來接引,否則功 虧一簣,功敗垂成,自打退鼓。因此地藏菩薩說:「我行菩薩道,遇最困之處,若非如來大慈心來接引,更進一步,焉能獲 如來神力,將一身變為無量身。我既有如來神力,今日又蒙佛在天宮付囑,將未度盡的眾生,交給我去度,我就用如來神力 去度,大約不會錯嘛!我度眾生度到阿逸多成佛。彌勒未下生以前,所有釋迦的兒孫,在六道中者,悉遣解脫,離三途苦, 以人天身,得遇龍華三會,聞法度脫。此事我盡力去作,唯願世尊,願不有慮。」

阿逸多是彌勒之名,此云『無能勝』。彌勒修慈心三昧,於諸菩薩中,最為第一,故云無能勝。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 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

佛告地藏言:「一切眾生未解脫者,內被惑轉,外被境轉,所以性識無定。自己又無堅定之志,一出頭來,宿習現前, 便隨它轉,總不肯逆水行舟,克念作聖,降伏其心,依舊隨宿習而去造惡業,沒法子不墮惡道啊!假如善習現前,又隨善習 去造善事,自然結善果。又自無智慧,未聞佛法,不了善果無性、如幻如化、虛妄不實,一味認以為真,盡情去享受;人天 福盡,沒法子不落輪迴啊!如是其心,不作惡、便造善,心隨境轉,境遷心移,善惡交替,故有生死輪迴。輪轉五道,無時 暫息,經歷塵劫,從迷積迷,因迷起惑,作業成障,欲出苦海,則難矣!」

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

「譬如流水中魚,遊來遊去,不覺入網,困不得出;脫幸不入,暫出網外,不久又遊入網,遭諸苦難。」

此喻眾生長流生死海中,又無慧目,作諸惡業,墮三惡道;脫幸出離,不久作業,又墮三途,受諸劇苦。如是等輩,三 惡道長,人天路短。既失人身,焉能辦道、了生死呢?所以如來特別憂念此輩。

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佛所憂慮的,是三途受苦眾生。今天得遇地藏菩薩,實行累劫重誓,畢竟往昔大願,在三惡道廣度罪苦眾生,則佛心無 復憂慮了。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慇勤讚歎。唯 願世尊。略而說之。

此乃定自在王乘機發問之文。

因釋迦如來讚地藏累劫發弘重誓,廣度罪輩,未卜地藏往昔發何大願,今蒙如來慇懃讚歎。唯願世尊,為眾生略說,俾 廣見聞,同種善根。

「定自在王」者,從定得名。此大士人中之龍;世間之愛,悉皆遠離。離欲得禪,成就無漏功德,解脫塵勞煩惱;行住 坐臥,四威儀中,無有不定時,故名「定自在」。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此乃誡聽之文。

良由聽法,必先審諦而聽,成就聞法之慧;次則從聽而思,思惟其義,成就思法之慧;再則念念不忘,反復觀之,觀久 便能悟入,祛惑見理,成就修慧。聞、思、修三慧具足,才是真正聞法。所以世尊說:「汝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 分別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 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

此乃過去佛出世之文。

如來有天眼觀彼久遠,猶若今日,所以過去之事,清清楚楚。過去無量個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那時有佛出世, 其名號「一切智成就」。此佛以智立名,無明破盡,得一切智,知一切法;事理性相,依正因果,無一不知,知窮諸法實相 得名。

「如來、應供、正遍知等」,是佛通號,佛佛皆然。

「如來」者,仿同先德號。今佛出世,如古佛再來。

「應供」者,堪為福田號。具智、斷二種功德,堪為眾生福田,供養者,得福無量。

「正遍知」者,遍知法界號。十法界事理性相因果,無一不知故。

「明行足」,果顯因德號。因中修福修慧,果上福足慧足。慧足名「明」足,福足名「行」足。

「善逝」者,妙住菩提號。一去不再來,一證菩提,永不再起煩惱,如礦成金,不重為礦。

「世間解」,達偽通真號。覺了世間法,當下就是佛法。六祖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 角。』

「無上士、調御丈夫」,應機說法號。菩薩有所斷,名上士;佛無斷,名無上士。佛應機說法,能調難調,調眾生之心 猿,御眾生之意馬,降伏其心,故名大丈夫。

「天人師」,攝化從道號。天結使薄,人根機利,容易入道。如來說法,無量人、天悟道。

「佛」,覺悟歸真號。自覺覺他,同歸一真;窮諸法之本源,了性相之一體。

「世尊」,三界獨尊號。天上天下,唯佛獨尊。 其佛住世六萬劫,長壽度眾生也。

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

賢愚經云:『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功德無量。非譬為比,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由出家故,畢 成佛道。』此乃賢愚經,讚歎出家功德。大過須彌山、深過巨海、廣如虛空,由出家善根故,畢竟成佛。四種出家:

(一)身、心俱出家。(二)身出家,心不出。(三)心出,身不出。(四)身、心俱不出。二好二不好也。 第一、出世俗家。遠離妻子、兒女、俗情故,又名出紅塵家。 第二、出三界家。解脫生死,證阿羅漢。 第三、出無明家。證佛法身,究竟出無明家,便成佛道。

「一切智成就佛未出家以前,曾做一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又以十善法,饒益其國人民。」十善者:身 不殺、盜、淫,身業清淨;口無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口業清淨;意無貪、瞋、癡、煩惱,意業清淨。十善是生天法 門,但行十善,上昇六欲天,故各饒益。

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

此國王與鄰國王為友,但鄰國內,所有人民,大多數作惡,不奉十善之化。二王討論,用何方便,使其不造惡耶?

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二王議計,唯有願力最大,有願必成;願力就是心力,一切力中,心力最大。諸佛全憑願力成等正覺。凡夫臨命終時, 一切威勢悉皆散失,唯有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往生淨土。既然願力有如是之大,則能度斯輩矣。所以「二 王同時發願,一王發願:願早成佛,自度度他,使令無餘;一王發願:先度他離苦、度他安樂、度他證菩提,然後自己成 佛。」發先人後己之願,所謂『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而赴難』者,地藏是也。

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二王在因地中,同時發願。一王發願先成佛,後度眾生,已經成佛百千萬億劫,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先度眾 生成佛,自己未願成佛,今尚在菩薩位者,地藏菩薩是。」

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

復說地藏過去發願之事。「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之前,又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印度蓮華育色,佛眼似之,故云 「清淨蓮華目」。所謂『面如淨滿月,眼若青蓮花』,『目淨修廣若青蓮,齒白齊密猶坷雪』,皆讚如來相好之文,三十二 相中屬紺色目相。

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

此乃羅漢遊化人間之文。

古德每每學道功成,便下山遊化人間,廣度有緣人,古規也。「彼佛滅度,正法已過,像法來臨,當時有一羅漢」。

「羅漢」是梵語,此云『無生』,三界生死不生故;又云『殺賊』,九十八使見思煩惱賊滅故;又名『應供』,羅漢證無 漏,令人得福,而自福不漏故。「此羅漢以無漏功德,令供養者皆得人天之福,故云『福度眾生』。不但令人生福,而且次 第遊行,教化有緣人。巧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此女目蘊慧光,睛藏神德,發菩提心人也。施人飲食,有五功 德:一施命、二施色、三施力、四施安、五施辯。若施羅漢,獲福百倍矣。

羅漢問之。欲願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

羅漢是聖人,供養得福,福能滿人願,故問:「欲願何等?」天上人間之福,皆能如意。光目答言:「我不求世間人天 之福,但以母亡之日,一七、二七、三七,皆資福救拔,但未知我母生趣,我想知母生趣,給我心安。」

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羅漢愍其孝心倍常,一定要知母生趣,其心方安。比之今人,但作福了事,不問生處,差千萬里矣!乃為入定,在三 昧中,見光目母,墮在地獄,受極大苦」。羅漢是小聖,天眼能觀大千世界事,但不能知其所以,因問光目言:「汝母在生 作何行業?業成報現,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噉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尊者慈 愍。如何哀救。

此乃光目母習惡墮苦之文。

光目答曰:「我母習氣所好,唯好食魚、噉鱉。一見魚鱉,便買來食,且喜食其魚子、鱉卵。有時炒黃、有時煮熟,每 每恣情縱欲,飽食三餐。計其所食魚、鱉之生命,千千萬萬,復倍是數。如是殺生既多,難免報在地獄,尊者慈愍,如何哀 救呢?」願雲禪師云:『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羅漢愍之。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此乃指示救母方法之文。 小聖不及大聖,羅漢力弱,斷見思惑,未破無明、未證法身、無不思議神力,自問不能救拔眾生苦,因此指示光目: 「汝可求佛——至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名號,並塑畫佛形像。念佛和塑畫佛像這兩種功德甚大,不但救度汝母,又能令汝增 福、增慧,故云『存亡兩利』。」

志誠二字很重要,不誠無物。且聖女為母念佛,豈不純孝動天,至誠感佛嗎?誠是實德,性命之根,天得之以成天,地 得之以成地,人得之而自成。何故教各佛呢?佛告比丘:『我滅度後,若稱我名,所獲福痣,無量無邊。』故羅漢教令稱本 師佛名。

光目聞已。即捨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 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當生汝家。纔覺饑寒。即當言說。

此乃依教見佛之文。

「光目聞羅漢指示,即依其教,捨自己所愛之物,而畫端正、莊嚴之佛像,燈、塗、果、樂,種種珍饈,陳列佛前,至 誠供養;復一心不亂,念佛功德名號,悲泣瞻禮」。人有孝心,佛有感應。中夜已過,「當後夜時,忽夢見佛身,金色晃 耀,功德巍巍,猶如寶山,放大光明遍照十方。而告光目言:『汝母不久,當生汝家,纔覺饑寒,即當言說,汝自知 之。』」

發夢,夢見佛是好的。出生菩提心經云:『若有夢見佛形像,諸相具足莊嚴身,眾生見者應歡喜,念當必作調御師。』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 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又復短命。壽年十三。更落惡道。汝有何計。令吾脫免。

此乃重業輕報之文。

其母罪重,應墮地獄受苦,今聖女以念佛、塑像兩種功德,令其轉重成輕,地獄受苦身轉為婢子身;又仗佛力,宿因能 說。故云:「未滿三日,而乃言說。」又仗佛力,知阿女來救。而「稽首」者,叩頭至地,稍留片刻,表敬也。「稽首而復 悲泣,告於光目」者,知恩感謝也。「生死業緣,果報自受」,此二句,乃自覺之文;今日乃知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人死 業存,自作自受,我親自嚐之矣!能不信耶!吾非別人,乃是汝母。吾死之後,即入無日月光明幽冥世界。所謂:『鐵圍兩 山間,窈窈何冥冥,神識墮其中,不睹日月精。展轉不相見,但聞叫呼聲。』自與汝別後,累墮大地獄受苦,今蒙汝念佛、 塑像之福力,方令我轉生陽間,為下賤人。前生殺業,餘報所感,今生命短,只有十三歲。我的惡業生報已過,後報未盡, 還要墮惡趣受苦,汝有何計,究竟令吾脫免下賤、短命惡道之苦呢?

光目聞說。知母無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業。隋於惡道。婢子答言。以殺害毀罵二業 受報。若非蒙福。救拔吾難。以是業故。未合解脫。光目問言。地獄罪報。其事云何。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稱說。百 千歲中。卒白難竟。

此乃光目令母知罪自悔之文。

先佛夢告,今聞母說,與夢相符,光目知是己母,決定無疑,不覺悲從衷出,哽咽啼泣而白婢子:「既是我母,生前之 事,合知本昔之罪,作何種業而墮惡道呢?汝知道嗎?」婢子答曰:前生是汝母,今生是婢子,我前世以殺害魚鱉,多食其 子之罪,是一。又汝每每勸我,殺生有罪,我不信,反而毀罵三寶。以此二業,受地獄之報,若非蒙汝供佛之福,仗佛神力 救拔赦免,不能這麼快就脫地獄苦報。」光目問曰:「汝在地獄,受什麼苦啊?其事如何?可以講給我聽嗎?」婢子答言: 「罪苦之事,難以出口,不忍稱說。假如說之,百千歲亦說不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